查看原文
其他

被误解的鲁迅:“好玩”的人,在于懂自嘲,知进退

先知书店 槛外记 2023-11-30
网友制作的鲁迅表情包



鲁迅:“好玩”的人,在于懂自嘲,知进退



文:网摘 编:屏营、李强

流水的高考,铁打的鲁迅。鲁迅大概是每一个中学生的噩梦,一个段子说明了一切: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似乎只要提起鲁迅,空气中就会立刻充满“战斗的气氛”。很长时间里,鲁迅仿佛变成了一面旗帜,一把匕首,一个标签。
 
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兴起,鲁迅也意外地火了,当了一回网红,一度被网友冠以“中国最强杠精”、“亚洲梗王”等封号,在网友的戏谑中,大众与鲁迅先生的距离反而拉近了,阅读理解和命题作文遗留的哀伤记忆,在80、90后的心里,似乎也冲淡了一点……
 
郁达夫热爱鲁迅,他说,“鲁迅是中国唯一的美少年”。陈丹青说,“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可惜这么有趣的鲁迅却被教科书弄丢了。
 
他是我们最熟悉的名字,同时又是最陌生的人。
 
今天,我们尝试着来还原一下,一个生活中真实的鲁迅。
 
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
 
关于鲁迅先生的颜值,来看看他身边的人都是怎么评价的。
 
鲁迅夫人许广平第一次听鲁迅讲课,鲁迅留给她的第一印象是:“突然,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来了。首先惹人注意的便是他那大约两寸长的头发,粗而且硬,笔直的竖着,真当得‘怒发冲冠’的一个‘冲’字。”
 
 鲁迅(右一)
 
“左联”成员王志之回忆初见鲁迅的情形:“我被高度震慑住了……只恍惚感到当前坐着那位老头子灰黑色的头发是那样凌乱,好像刚从牢里放出来。”
 
老友林语堂说他:“头发剪平,浓厚的黑胡子,粗硬盖满了上唇。一口牙齿,给香烟熏得暗黄。衣冠是不整的,永远没有看过他穿西装。颧高,脸瘦,一头黑发黑胡子,看来就像望平街一位平常烟客。许广平女士爱他,是爱他的思想文字,绝不会爱他那副骨相。”
 
综合身边人的评价,鲁迅先生似乎是不修边幅,不太在意自己外表的一个人。然而陈丹青却说:“我喜欢看先生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老先生的相貌先就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这位后辈画家认为,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想来鲁迅先生是靠气质取胜的。
 
萧伯纳访问上海时见到鲁迅,称赞鲁迅好样子。据说,鲁迅幽默地答道,“早年的样子还要好”。
 
这不是鲁迅会讲话,是他看得起萧伯纳,也看得起自己。
 
千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民国时期,说起骂人这件事,如果鲁迅说自己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先生爱骂人,也爱说笑话,然而他自己并不笑。他的弟弟周作人也爱说笑话,但他说笑话时自己也笑。这是哥俩说笑话时的分别。
 
和鲁迅打过交道的人 ,都知道他并不是一天到晚板着一副面孔 , 而是非常诙谐、 幽默、 随便、 喜欢开玩笑的。
 
夏衍说他:“幽默得要命”。当年跟着鲁迅先生玩的上海小青年唐弢,看见大家把鲁迅弄成一副又凶又苦的相貌,私下对外甥说,哎呀,鲁迅不是那个样子的。
 
鲁迅跑来看他, 兴致好时, 一进门就轻快地在地板上打旋子 , 一路转到桌子前 , 一屁股坐在桌面上 , 手里拿支烟 , 嘻笑言谈。

唐弢还说 , 那时打笔仗, 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硝烟弥漫 , 不过是一群文人你也讲讲 , 我也讲讲 , 夜里写了骂某人的文章, 隔天和那被骂的朋友酒席上互相说起 , 照样谈笑。
 
有一年鲁迅送书给刚结婚的川岛, 在封面上题词 : “ 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 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汇出一只手来, 接受这枯燥乏味的《中国文学史略》。”
 
如果说少年周樟寿是调皮,成年周树人就是反骨了。
 
读三味书屋时,他嘲笑班里的女孩子:一哭就会挂着两条鼻涕,加上两行泪,为其赐名:“四条”。成年后,他钻研脏话学,还专门写了一篇杂文《论“他妈的!”》,归纳整理国骂的悠久历史。
 
与鲁迅互怼过多年的茅盾,这样形容他:“精神上,他是一个老孩子”。
 
林语堂《鲁迅先生打叭儿狗图》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对岸,站着另一个人,那是一个松弛而“好玩”的鲁迅。他的懂自嘲,也懂进退。他总是放松的,游戏的,豁达的。那一点“ 好玩”,给了他人格乃至命运庞大的余地、丰富的侧面,和宽厚的背景。
 
鲁迅的性格集亲昵、仁厚、淘气与一身,智力与感受力丰富,随时随地享受自己制造的快感。这使得他在那个思想交锋、刀光剑影的时代,活得纵横交错有真气。
 
丈夫何妨绕指柔
 
除了爱开玩笑之外,鲁迅先生其实是个内心充满柔情的人。
 
他得知阮玲玉自杀的消息,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论人言可畏》一文,无不痛惜道:“她们的死,不过像在无边的人海里添了几粒盐,虽然使扯淡的嘴巴们觉得有些味道……”
 
他抨击当时的报刊记者和八卦看客:“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所以有时虽然吞声忍气,有时仍可以耀武扬威。于是阮玲玉之流,就成了发扬余威的好材料了,因为她颇有名,却无力。小市民总爱听人们的丑闻,尤其是有些熟识的人的丑闻。”
 
男女平等、女性平权,是今天人们热议的话题。然而在那个时代,鲁迅已经关注到这样的问题了。
 
二十世纪初,一部外国戏剧在中国引发轩然大波,那就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剧中家庭主妇娜拉,不愿再做大男子主义丈夫的玩偶,“牵线的傀儡”。在戏剧的结尾,她鼓起勇气夺门而出,投奔她向往的独立自由的新世界。
 
对此,鲁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娜拉走后怎样》,指出娜拉出走后的结局: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在文中他这样告诫女性:
 
“她(娜拉)除了觉醒的心以外……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其实在现在,一个娜拉的出走,或者也许不至于感到困难的,因为这人物很特别,举动也新鲜,能得到若干人们的同情,帮助着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同情之下,已经是不自由了,然而倘有一百个娜拉出走,便连同情也减少,有一千一万个出走,就得到厌恶了,断不如自己握着经济权之为可靠。”
 
鲁迅先生可谓女权的先锋了。他对女性的关怀,不仅仅停留在关心和声援的层面,他想得很深远,他为女性们指出可能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直至今天,这番告诫对当代女性来说仍不过时。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这是先生的铁汉柔情。
 

文艺中年鲁迅
 
其实除了这些面向,鲁迅还是怜子的慈父。好友郁达夫去鲁迅家拜访,发现鲁迅的儿子海婴把他书柜里珍贵的书册翻得一地狼藉。
 
旁人讥笑他太宠爱儿子,跟平时锋利的人设不搭,他作诗回击:“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郁达夫激动地写信对朋友说,“鲁迅是中国唯一的美少年”。
  
他提倡白话文,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希望孩子们能阅读到有趣的读物画册,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而不是在“之乎者也”中不知所云地摇头晃脑。
 
他关心朋友的生活,甚至到了有点婆婆妈妈的程度。
 
他还设计LOGO、字体、海报、服装......是个未出道的资深设计师。
 
他收藏了很多版画。他写字,却不迷信文字,他认为开启民智,版画比文字的效率高得多。
 
教科书之外,其实有一个多才多艺,性格立体而可爱的鲁迅。
 
真实的鲁迅的多面的,却从不暧昧。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曾被刘半农戏称作“哭脸校徽”
 
遗忘鲁迅是可惜的,因为进入鲁迅的世界,我们能真正学会中国最智慧的一种思维方法。
 
知道的越多,你会发现对鲁迅了解得越少,无数的思想宝藏正等待着我们的发掘。
 

如今看着电视上的“赵太爷”们,看着乡下和工地上的“闰土”们,看着网络上的“华老栓”们,看着城市写字楼里面庞年轻的“吕纬甫”们,不由会感慨这个时代和鲁迅的时代一样,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甚至就是我们中的一员。回头再读鲁迅,就会不自觉的笑出来,然后又陷入一种悲伤的情境。
 
鲁迅说中国历史只有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鲁迅始终紧紧抓住了“人”这个轴心,最关心的是如何活的像一个“人”。他说“中国人自己不改变,洋人来了也拯救不了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要想改变现状,唯有改变自己。”,在一个没有任何声响的社会,他却试图去唤起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他的眼里所见皆是黑暗,内心里却满是光明。
 
日本思想家丸山升曾经这样说过,正因为鲁迅是“失败者”,因此才成为最彻底的革命者、真正的革命者。从绝望中望见希望,这才是鲁迅最强大的力量。他是以燃烧的生命,给今天的我们以无穷的光与热。鲁迅曾经写过: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
 
文字再有分量,也抵不过“鲁迅”二字。
 
鲁迅之后无数人也已经或将要被历史所淹没,而鲁迅文章仍然为无数人所爱读。为什么?真正读读鲁迅,就知道。鲁迅是丰富、冷静而从容的,绝不是“革命”单面向。止庵老师说:世上有两种作家,一种是给世界说真话的,一种作家是给世界说谎话的。这世界需要说谎话、唱赞歌的作家,他们用正能量哄着这个世界,但是鲁迅属于那种为数不多的说真话的作家。
 
平生荆棘向前进,未死精神待后人。



丘吉尔曾说,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鲁迅之于中国,应该不亚于莎士比亚之于英国。


说实话,近些年鲁迅的很多作品被移出了语文课本,然而,稍微了解鲁迅价值的朋友们都知道,鲁迅作品中的人物——无论是异乎常人的狂人、穷困酸腐的孔乙己、被岁月躺平的闰土,苍白婚姻里的四铭,愚昧麻木的华老栓、还是屡屡落弟的陈士成,偏执悲怨的祥林嫂,还有谁都不配姓赵的赵太爷,当然更难忘的是那个阿Q,他们在中国社会不是消失了,而是越来越多了。

有人曾说中国的问题鲁迅看得最准,鲁迅的作品,不是过时了,而是太超前了,他是我们永远无法忽视和回避的作家,不会迎合时代潮流,因此时常成为刺耳的杂音,但观念的进步、文明的留存,却必须依靠这些带有“预言”性质的杂音。

因此,鲁迅的作品,书架上不妨放两套:一套用作日常随手翻读,一套用作收藏与学习品鉴。用来读的书和用来藏的书是有区别的,一套书之所以值得永久收藏,往往取决于二点:一是其历史深度——出版年代、出版过程与其背后的历史意义,二是书本身就有极高价值,从存世量到版本、内容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

今天推荐的这套38年版《鲁迅全集》,便是一套不可复制,值得永久珍藏的“特别纪念版”。它是一个诞生于“非常时期”的“非常版本”——不管是纵向对比历史深度,还是横向对比版本稀缺性,都具备后世无可复制的特殊性。


▌一套非常时期的“出版奇迹”

书是人类思想的载体,尤其是像《鲁迅全集这样的经典大部头,它们的编纂与出版既应运时代而生,同时也深刻影响、甚至塑造了未来时代的走向。因此往往越是非常的时代,往往也就越能诞生出“非常的经典”。而38年版的《鲁迅全集》出版,不但出自非常时期,其过程与结果也同样特殊,堪称一套非常时期的“出版奇迹”。

◎时期特殊:民族的危急存亡之秋

1938年,鲁迅已经逝世近两年,正值淞沪战败,南京沦陷后危急存亡之秋。蔡元培、宋庆龄于此时筹备发起“鲁迅纪念委员会”,旨在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出版《鲁迅全集》已不仅是保存遗稿的问题,更是一个民族在内忧外患中,如何通过批判与反思完成文明突围,进行自我拯救的问题——以深刻性、战斗性著称的鲁迅,其作品自然担起了如此大任。



◎过程特殊:昔日“政敌”尽弃前嫌,全力支持

民国的书报审查不可谓不严,鲁迅生前因“不合时宜”,作品多被毁禁。但《鲁迅全集出版时,他生前的那些“政敌”们却尽释前嫌,让整个过程前所未有的顺利。

国民党“文胆”陈布雷的不顾反对当众支持,宣传部长官邵力子更是批示:“对此一代文豪,决不能有丝毫摧残”,这些都让《鲁迅全集》的出版干扰烟消云散,于是《鲁迅全集》的审核,不但一字未删改,更在他们的干预下一路绿灯,迅速通过。

◎结果特殊:鲁迅被“推向神坛前仅存的唯一版本

鲁迅“六百余万言之全集,竟得于四个月中短期完成”,且质量出奇的高。


鲁迅的遗孀许广平感叹此举:“实开中国出版界之奇迹”。

▲38年初版鲁迅全集


此后十余年,尽管战火绵延,但《鲁迅全集》均曾被多次再版并很快售罄,无疑是最接近原始状态,也是鲁迅被“推向神坛”前仅存的唯一版本
 

一套不可复制的“非常版本”

衡量一本书的收藏价值,除了看历史纵深,还要横向对比各个时期的不同版本。只有具备后世版本无法复制的价值,才能在众多版本中,愈加凸显其收藏价值。


而38年版《鲁迅全集》的“编委会”之豪华,和作品之全面,既是中国第一部鲁迅著作全集,更是中国出版史上少有的规模恢宏、装帧考究的稀世珍本,也因此在出版已近40年,有众多后续版本的情况下,仍作为中美破冰的“国礼”赠与美方。

◎史上最豪华的“出版阵容”:

38年版的《鲁迅全集》拥有中国出版史上最豪华的“出版阵容”:——

蔡元培、宋庆龄亲自挂帅,担任正、副主席,胡适为其接洽出版,柳亚子、徐川、唐弢、席涤尘、周建人等收集摘录写本,标点是国学大家郑振铎、吴文祺、冯都良等人,编辑以郑振铎、王任叔为主,校对是朱础成、林珏、周玉兰、唐弢、柯灵、吴观周、许广平等等,这套书几乎每一环都有当时著名的学者、作家参与,仅算直接参与的就多达近百人。

▲出席鲁迅葬礼的蔡元培与宋庆龄

这些大师们通力合作,严守着每一道工序,从而奠定了1938年版《鲁迅全集》在诸多版本中的经典地位,不但空前,甚至绝后。后续所有版本无论删减还是增添,无不以38年版为底本。

尽管有众多后续版本,却仍被选为“国礼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率使团访华,“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


▲1972年尼克松访华

在如此重要的历史性时刻,尼克松将美国的国宝级学者巴巴拉·塔奇曼的作品选为“国礼”,将其送给了中国时任领导人,尼克松借芭芭拉·塔奇曼的作品,委婉地表达了美国对这种失败的承认和接受,这也意味着美国希望与中国搞好经济建设、遏制苏联独霸的诚意。


而中方则计划以“批判中国人之国民性”著称的鲁迅作品回赠,尽管在此之前已出版了多种《鲁迅全集,但都因种种原因存在缺陷,几经比对,又多方寻找,尽管已经出版了近40年,但最终还是从鲁迅博物馆中选出了一套38年版的库存纪念本赠予尼克松。


◎迄今对鲁迅作品极为完整的呈现,一本真正的“全集”

1938年版的《鲁迅全集》,是迄今对鲁迅作品的一次极为完整的呈现,即使相对后续诸多版本也毫不逊色,堪称一本真正的“全集”。

后世的版本,比如58年版、73年版、81年版、05年版的《鲁迅全集》,大多出于时代原因,要么在38年版奠定的基础上做删减:要么删掉了蔡元培的序言,要么遗漏了鲁迅的翻译作品,要么缺失了鲁迅的日记,都无法称作真正的“全集”。因此尽管各有优劣,但38年版的《鲁迅全集》,无疑更当得起“全集”二字。

但非常惋惜的是,38年版的《鲁迅全集》,因时间久远,目前除了少数馆藏及个人收藏之外,已几乎绝迹。

在鲁迅逝世八十周年之际,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怀着敬畏之心,携手上海图书馆以馆藏1938年版《鲁迅全集》珍本为底本,精心一比一复刻了此书。堪称一套专门为弥补“收藏空缺”而生的“特别纪念版”
 

◎对1938版《鲁迅全集》的完美复刻

好的版本更需要好的出版人用心复刻,这版《鲁迅全集》,从全书工艺设计、内容收录、到编排体例,均是对1938年原版100%的还原,完整呈现初版本《鲁迅全集》的原貌,并对原版进行了修图,用八十克双胶纸印刷,使观感和手感都更加舒适。放在书架上尽显审美与品味。


◎编号发行,售罄即绝版

1938年影印版《鲁迅全集》,限量发行1000套,一套一编号,一经售罄,绝难再印,稀缺程度可见一斑。经与出版方多方争取,先知书店取得最后200套的全国独家授权。

先生的文字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了数亿国人的共同回忆。先生曾言: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这套值得收藏传家的38年版“珍本影印版”《鲁迅全集》,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七夕 | 爱的最高表达形式是什么
肖斯塔克维奇的尴尬:一个苏联人在纽约
柴静: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
一百年前的老北京,美得简直不像话
《父与子》:不朽经典的背后,是一位漫画家不屈的灵魂
1700个年轻人集体赴死,平均23岁!他们的牺牲,中国人不能忘
世界“慰安妇”纪念日 | 她们的伤痛,不容忘却
梁启超:一个亡命者
49年以来最真实深刻的影像:人的神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好坏
陈铁健:爱国与恶国——半生多误陈独秀
齐邦媛:来自云端的信——一个飞虎队战士的杀伐与救赎
在“思想改造”下,知识分子的脊梁是如何一步一步弯曲的
独木不成“林”:林徽因和她的时代
书生报国终自毁:浊世里的清流,权力场的悲剧
北岛: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从费孝通的30句话里读懂中国
“吃人文化”:历史比“封神”更加惊心动魄
《北去来辞》:从悬崖到旷野,两代人的精神迁徙之歌
被牺牲的“局部” :“苛政猛于虎”,水患何以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
王小波:牺牲不一定崇高,吃苦未必有益
易中天:鸦片战争中,没有不撒谎的官员和将领
为众人燃灯者,不应让其沉寂于暗夜
书生报国无他物:什么是西南联大最重要的思想遗产
为什么杀了魏忠贤,大明朝还是垮了
被刀郎写进歌里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一段最难以被正视的历史
忆钱穆:学者不能急于自售,为时代风气所卷
国民党失败的四个历史教训
“长安不止三万里”:唐长安城的盛世潜流
陈寅恪盛赞傅斯年:天下英雄独使君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无法被文字记载的历史:1844-1879年镜头下的中国
张维迎:人生是一连串的偶然
索尔仁尼琴:如果权力无所不能,那么正义将一无所成
郭嵩焘谈晚清外交:一味蠢,一味蛮,一味诈,一味怕
发现李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段被湮没的历史
鲁迅和胡适,为何渐行渐远?
堪比《白鹿原》的“四棵杨”:直面动荡、复杂、禁忌的30年
徐晓:半生为人,无题往事
寻梦与归来:王道士之死
晚年胡适的知人论世
被遗忘的民国传奇女性:在荒诞中反抗,在绝望中坚持
陈丹青:我们与鲁迅成为彼此的异类
从“鲁迅”到“胡适”:他什么都没完成,却开创了一切
顾维钧:美国对华的三大特点
“走西口”一部隐藏的世相百态:前面多有趣,后面就有多沉重
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
所谓的“大时代”,对小人物来说,可能是最糟糕的“坏时代”
野夫:人生如戏,“一切皆在情理中,一切皆在意料外”
余下只有噪音:大音乐家马思聪,当年是怎么“润”出去的
生前赫赫、身后寂寞——近代史上的“失踪者”
史学界的拓荒者赵俪生:一个人的劫难,有时也是时代的一曲悲歌
温家宝:忆耀邦(情真意切,相当感人)
王瑞芸:懂得了人心,也就懂得了艺术
鲁迅:面具戴久了,会长在脸上
林贤治:时代的转折如“悬崖上的树”——苦难的见证,也是顺从的见证
白先勇:母亲命运的起伏,跟父亲的一生荣辱息息相关
命运的钟摆:1977年恢复高考
木心: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廖信忠:台湾为何与我们渐行渐远?
暗夜传灯人:“南渡北归”之后发生了什么?
查建英:那是一个烟火与情怀迸发的时代
白先勇:得到的全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
王鼎钧: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老照片欣赏|上海滩一个世纪的风流
偌大的燕园,为何容不下一个司徒雷登
关于“文革”的在线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邓晓芒:我的妹妹残雪
陈丹青:因为艺术,罪恶好像被历史原谅了
林贤治:重读鲁迅的八个理由
阿城丨我们为什么学不了张爱玲
知识分子的命运,是一个社会的晴雨表
王德威:渡不过的《巨流河》
易中天:劝君莫谈陈寅恪
波伏娃的激荡人生
葛剑雄:很多人的青春无悔其实是青春无奈
陈丹青:我不可怜自己的少年时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
梅贻琦:一个时代的斯文
徐晓:一个时代的精神肖像
“怼天怼地”傅斯年:知识分子的血性与勇气
在糟糕的时代里,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
中国女性的命运:一个女人的苦与疼
一群没用的迂腐文人
大学虽已遍天下,世间再无蔡元培
罗翔被围攻,是时代的悲哀
女性地位,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陈寅恪的三重悲剧:最是文人不自由
阎连科:我是我们县“最不受欢迎”的人
浪漫的先知:年仅28岁的徐志摩,是如何看穿苏俄“一切都是演戏”的
朱学勤︱鲁迅、胡适与钱穆:逝去的铁三角与轻佻的当下
柴静:这个拎着铁锹的美国人,看到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 杨苡姐妹们的命运密码:名门闺秀的迥异人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胡适与张爱玲的一段忘年交
中国十所曾经闻名世界的大学,永远消失在历史中
文学与历史:四个人的百年中国
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梁文道:为什么有些国家,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
一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何以成为百年来最好的大学
鲁迅:正视,是一种勇气
北岛诗歌依然流行,是一种“不幸”
再谈王小波: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木心:街上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