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自由灵魂的养成:以赛亚·伯林的五大贡献

先知书店 槛外记 2023-11-30
作为一个身处英伦学府、流亡自苏俄、其母语还包含德文、出身于犹太家庭的后裔,以赛亚·伯林几乎见证了20世纪所有重大事件。他的思想深刻改变了20世纪世界政治思想版图,是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思想家之一。

自由的观念,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尤其当它面临威胁时。在追求自由、守卫自由的路上,伯林是无法绕开的思想者,犹如物理学绕不开牛顿,经济学绕不开斯密。不仅因为伯林不仅对自由提供了强大的辩护更在于他一生的关切,始终围绕着“自由为何一直遭难”这一恒久命题——


▌论革命:洞悉俄国革命的真相

以赛亚·伯林在与人交谈时经常炫耀他的交游之广,游历之远,探索之深。他无疑是一个善于推销自己的人,有着漂泊者惯有的机智、风趣与狡诈。

他对俄国革命的驳斥是确切的:“时机未到的暴动必使旧制度的恶习在新制度中改头换面地重新出现。

在谈及自然主义时他是清醒的:“把自然界说成是协调而美好的,这并不符合事实。”他的政治学说是大胆的:“19世纪所有的政治理论都是力图解释法国大革命所犯的错误。

作为一个擅长标新立异的人,以赛亚·伯林同时是圆滑而又真诚的。在论述屠格涅夫的时候他说:“托尔斯泰所描述的农民是用纸糊成的理想化的农民,屠格涅夫描述的农民绝对是真实的农民。他嫉妒他。”

说到启蒙在革命时的重要作用时,他认为:“不能用监牢的砖头为民众盖一所自由的房子。

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历经世事而仍能保持理想关怀的可贵。他援引赫尔岑评价俄国革命的话说明民众解放的艰难状况:“费加罗有一套仆人的制服,他脱掉这套制服便是一个自由人。但是对这些人来说,费加罗的制服是他们皮肤的一部分,他们脱不掉这套制服,他们生就是仆人的命。



▌论“一元论”:单一价值背后的荒谬

以赛亚·伯林是一个多元论者。他推崇马基雅维利,认为他是第一个这样的思想家:“他认为至少有两种生活方式,人们可以选择过其中的任何一种,或者在现世或者在来世寻得拯救,但这二者是互不相容的。”

在评价反启蒙运动的贡献时,柏林认为反启蒙运动对欧洲思想最大的影响,是确信科学和理性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对于一些焦点性的价值问题——伦理的、审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问题,可以有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伯林反对进步史观和历史决定论。伏尔泰说,“历史是理性、知识和艺术品创造不断进步的过程,有时被可怕的干扰所打破。突然陷入野蛮状态,比如中世纪基督教的迷信。”柏林认为这种逐步的进步是不存在的,甚至进步本身都值得怀疑。

以哲学为例,伯林谈道:“哲学不是一种累积性的学科,古代那些基本的哲学思想、观点、理论和见解现在仍然是哲学的中心内容。”因而用一种解释替代另一种解释,并不能说是一种进步。

在谈到一元论的影响时,伯林首先认为:“人类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如何生活的问题),不可能全部求得完满的解决,这不是因为实际上有困难,找不到妥善的解决方法,而是因为这些价值本身在概念性质上都是有缺陷的。

伯林援引柏克评价法国大革命的观点说明一元论的危险:“想要以抽象的观念和理想的名义来颠覆根深蒂固的传统,这样发展下去,势必否认根本变革的可能性。以真正人性(卢梭)的名义进行革命是荒谬的,令人厌恶的;事实上并没有那么一个核心,人性是不断生长的,不是静止不变的,也不是何时何地都保持同一。



▌论民族主义:直击根源与威胁

伯林引用维柯的观点来区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别,维柯《新科学》认为:“就人类来说,我们能想象和洞察是什么原因使人想要他想要的东西。我们能识别的这种‘理解’跟科学或常识所说的‘懂得’是不同的。”伯林以为这就是后来狄尔泰所说的“理解”不同于“认识”。在这个意义上,浪漫主义主张:“真实的东西就是被制造出来的东西。”

伯林主张浪漫主义艺术是德国人的创造。“人们读了浪漫主义的作品之后觉得,有些答案不是被发现而是被创造的。准确地说,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不是被发现而是被创造的。”

他认为民族主义就是由此产生的:“人们过去和现在的所思所行之所以是这样,那是因为他们信仰某种理想、某种生活方式,而这全是由于那是德国的,是他们自己的。” 

在对民族主义的认识上,伯林认为,“强烈的民族主义不过是耻辱心理的表现,高度发达的民族不会产生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对伤害的反应”,而在其影响上,伯林肯定地说“民族主义对一切事物均构成威胁”。



▌论自由的概念:警惕不加审视的滥用

在平等与自由的关系理解上,伯林认为平等会妨害自由:“一视同仁和绝对平等意味着压制了拔尖人物的自由。”而这最终将导致整体衰败,反过来也是如此。

在对自由的认识上,伯林区分了两种自由:积极自由即指“我有想做任何事而不受限制的权利”;而消极自由则指“我有选择做任何事的权利,并为之承担不妨碍他人自由的责任。”

在民主与自由的关系上,伯林认为政治民主是保证个人自由的重要前提,但简单的多数民主将造成对少数自由的戕害。因而民主不是一组可以罗列在一起代表某种美好理想的词语,它们自身就是充满悖论的。

对民主、平等、自由等概念的不加审视的滥用将使专制变得容易接受。模糊的定义使得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以及怎样实现它。于是造成伯林所说的“极权主义国家声称他们才有真正的自由,这简直是对自由的无情讽刺。”

在对专制国家的认识上,伯林引用了马基雅维利的观点:“如果你要有一个稳定的强大的国家,你就应该这样做或者那样做,比如说,保持老百姓的穷困状态,不惜为非作歹等等。

伯林评价专制国家的意识形态控制时说:在极权主义国家,不是让人们回答问题,而是竭力防止人们提出问题,基本的方法就是压制他们。你作出教条主义的回答,如果他们不接受,你就要让他们保持沉默。



▌论思想:思想究竟有什么用

哲学的最重要价值在于提出问题并探索其解答,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值得追问。有些问题只是表述的问题,以相对主义为例:“对相对主义的异议之一是,这种命题本身不能被判定为客观的。”

而另有些问题只是条件的问题:“哲学来自于引起疑问的各种观念的冲突。观念来自于生活,生活变化了,观念也会变化,冲突随之变化。冲突滋生困惑,但是,当生活变化时,更多的困惑在没有获得解答之前就枯萎了。思想因营养不足而枯萎较之通过争论而被驳倒要快得多。”

在回答拉明·贾汉贝格鲁“思想何为”的问题时,伯林引用一位牛津大学的哲学教师的话:

“我要告诉你们,在我这门课中,我说的东西,对于你们要训练的技能,不管在哪方面都没有丝毫用处,但是有一点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如果你们从头到尾听完我这个课,你们将总能看清人们什么时候在胡说八道。
在令人恐惧的世纪中,他充当了自由与人性的灯塔。伯林关于自由和观念的思想,对我们的价值太大了,没有自由,你可能谁都属于,唯独不属于自己。伯林不仅对自由提供了强大的辩护,而且还给你分辨“谁可能是蛊惑家”提供了指南。

伯林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多见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人,自由的守夜人。爱因斯坦叹他是“上帝剧场的明智旁观者”。前牛津大学副校长鲍拉甚至说,“他像我们的上帝和苏格拉底一样”。可以说,伯林的思想读通了,西方思想、尤其是自由的理念就通了大半。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以赛亚·伯林作品集”,这套书是最能代表伯林思想水准,翻译装帧最考究版本,诚挚推荐给热爱自由观念的朋友。

伯林对“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区分,是政治思想史上的里程碑;伯林不仅论自由,更是论自由的敌人,左右开弓,“上下其手”,实在精彩;不仅论自由主义,更论及浪漫主义、多元主义等等所有政治观念中与自由相关的理念,让我们彻底读懂自由的内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伯林思想激荡,文笔极好,关键是任何人都容易读懂。

苏联著名女诗人阿赫玛托娃经说:“以赛亚·伯林所成就的,会让20世纪骚动不安。

世纪之初,中国学界曾出现过短暂的“伯林热”,然而,这股热潮很快冷却,伯林的思想并未触达应有的范围。然而,谁曾想80年后,伯林的思想再次挑动了人们关于政治狂热和观念冲突的敏感神经。对自由我们渴望太多,却知之甚少,莫再错过伯林。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今天的大学校园,还会不会诞生《蒋公的面子》?
三观不合,终将渐行渐远
售罄即绝版:五套“入手须及时”的好书
北岛: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希特勒死了,“帝国梦”却仍在传承
阎连科:我是我们县“最不受欢迎”的人
罗新:“有所不为”——不做宏大叙事的囚徒
王小波:有些痛苦不必承受,有些苦难不必体验
阅读的五个层次
俄乌战争一周年:俄罗斯争霸世界,最终究竟得到了什么?
宣传画:消失于历史天空,却淡不出精神底层
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表演
《希特勒的末日》:暴君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众叛亲离的?
胡适逝世61周年 | 自由而悲悯:当下我们最缺乏的力量
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现代性价值,是他心底的“压舱石”
马国川:日本没有“奇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近代史最容易忽视的四个视角
“王袍加身”的诱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退场
叔本华诞辰235周年:如果生命注定是一场悲剧,如何超越它?
哈耶克最后的预言正在实现:狂妄而短视的人类始终面临一个抉择
经济决定贫富,政治决定生死
浪漫的先知:年仅28岁的徐志摩,是如何看穿苏俄“一切都是演戏”的
沈志华“趁乱”拷贝的俄罗斯解密档案,解开了多少中苏之谜?
邓小平逝世26周年:摇荡的钟摆,极简改革开放史
“面子”与“圈子”的背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汉语中的陌生人:他的每个句子都是发明,每个句子都独一无二
历史的教训:越“进步”,越要警惕灾难
朱学勤︱鲁迅、胡适与钱穆:逝去的铁三角与轻佻的当下
中伊签署联合声明,是美国霸权的终结,还是新冷战的开始?
傅国涌︱存其文而原其人:不能力挽狂澜,但从未随波逐流
人其实很矮小,都是被书垫高的
秦晖、金雁——50后的爱情,当下中国最令人瞩目的学术伉俪
ChatGPT的启示: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待真理和自然的态度
读木心,是一种浪漫的体验:最值得收藏的25句经典
王笛:对穷人来说,尊严就是奢侈品
柴静:这个拎着铁锹的美国人,看到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
陈丹青、阿城等一代人的摄影老师——阮义忠:在一切商业化的今天,他努力寻找不变的价值
许倬云:当代中国的两大精神危机
“读史就读人”:那些隐没在史料深处的人物秘闻
孟德斯鸠:权力恣意妄为的社会,一定不是个好的社会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读懂当代中国的珍贵史料
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身大事:最值得收藏的40个经典名句
为什么许多人勤劳却不富有?
罗翔:司法不应被舆论干预,但舆论却可以争取正义
《狂飙》:无论失败几次,由命运创作的史诗终将永存
宋朝之后,再无宋朝
他短暂的一生只干了两件事:一为爱情,一为莎翁
特殊利益集团与国家的兴衰有什么关系?
罗素逝世53周年纪念 | 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 杨苡姐妹们的命运密码:名门闺秀的迥异人生
《满江红》中陈旧的国际政治价值观:“丛林法则”的思维范式,很难接轨现代文明
王五四:不出一声的野夫
杨本芬:读罢野夫《江上的母亲》,我再也不能等待……
岳飞死后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揭秘《满江红》背后的历史真相
同是天涯沦落人:胡适与张爱玲的一段忘年交
关心政治的目的不在权力,而在自由
历史的烙印: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中国命运的六次抉择
袁伟时 | 历史大势不可逆转
中国十所曾经闻名世界的大学,永远消失在历史中
五部有口皆碑的好书 | 总有一本,能治愈你的“精神内耗”
新的一年,在极寒之地,幻想春天
比权力更重要的,是对规则的尊重
刀尔登:“得民心者得天下”很动听,可惜是句谎言
巴黎和会:影响中国百年格局的历史拐点
盛世距离废墟有多远?
“丛林法则”的思维范式,为什么依然“屹立不倒”
八十年代的中国是怎样引进的《一九八四》?
文学与历史:四个人的百年中国
愚蠢又自负:三种最值得警惕的权威
纪念保罗·约翰逊:一剂注入知识分子群体的“清醒药”
无用之用,实为大用: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逃不脱的“柏克定律”
中国一百年以来的新年贺词(1909-1999)
阿克顿勋爵诞辰189周年 | 历史是个邪恶的老师,只对自由人诉说真相
米塞斯:取消市场经济,实际上取消了一切自由
严复诞辰169周年 | 被遗忘的中国近代西学第一人
宋教仁之死:近代中国最值得期待的一场政治实验的终结
世界名著四书:译文珍藏本,一套“重新认识纸书”的藏品级经典
永远的布列松:用审美赋予世界意义
2023先知精选新年礼:五套为“价值”而生的典藏好书
历史剧变的七种征兆
先知书店 | 2022年度精选书单
“独立”精神的基本底线,何时成了知识分子的最高要求?
最后库存 | 《中国救荒史》:一部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灾荒史
莫言:历史这个壮观的剧场,给了人性以无穷的展示机会
王小波:但愿新的一年里,我们能远离一切古怪的事
张鸣:冯玉祥的真与伪
索尔仁尼琴104周年诞辰:不撒谎,不原谅,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失落的一代》:“中国知青史”——反思,就从读这本书开始
一个时代大潮裹挟下的女人,以“人的尺度”重新丈量中国近代史
92岁吴敬琏重磅发声:什么是当下经济问题的根源?
“政治的时代”,知识分子为什么容易成为“背叛者?”
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
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个人即政治: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生活的奥秘存在于艺术之中:审美是最奢侈的稀缺品
唯有去看,去感受:总有一幅好画,能治愈生命中独处的不安
木心逝世十一周年纪念 | 守护与送别:木心先生的最后时光
梁文道:为什么有些国家,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
在这个时代,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大棋局:关于1944-1950年历史最深的五大误解
胡适诞辰131周年:那些曾抛弃胡适的年轻人,晚年又重新选择了他
诺奖的六位“异类”:任何伟大都源于承认无知与思想自由
乌托邦的四个掘墓人: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美好的愿望铺成的
“上海三部曲”:被遗忘的另一种上海
用生命书写的人道之书:亲历者的角度揭开“恐怖历史”的真相
一寸山河一寸血:从淞沪会战到南京大屠杀
名家签名精选合辑:最理想的藏书,也是年尾最好的礼物
张学良的“双十二”:不但改变了中国,世界都改变了
蒙克:痛苦常有,而表达不常有
八十年代的回望与反思:五四精神悲壮的落幕
20世纪中国人的生死流转:历史的细节,让人恐惧
一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何以成为百年来最好的大学
渡不过的巨流河: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
读黄仁宇就该从这本书开始:一部“失败者”的自传回忆录——《黄河青山》
【孤独的斗士:哈耶克】真正改变世界的,唯有思想
活的百科全书:人类文明的五个殿堂
独立思考的人,最难被征服
鲁迅:正视,是一种勇气
所有的战争宣传,都来自那些不上战场的人
茨威格:那个崩塌了的昨日世界……
北岛诗歌依然流行,是一种“不幸”
再谈王小波: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此间风雅:中国文化的精华在文学,文学的精华在这里
木心:街上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
恭贺刘道玉先生九十寿辰——四十年来最好的大学校长
不宜泄露书名的乱世奇书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