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六年,我们选择了乡村作为游牧的圆心

松木巴士 松木巴士 2024-01-10
游牧的圆心


老读者们也许还记得,我们刚出发的那一年在云南生活了很久。以大理为生活的圆心,去到西双版纳、瑞丽、丽江、中甸、凤庆、临沧各个方向探索。而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则驻扎在大理,和大理的邻居们晒太阳喝咖啡,悠闲度日。


神奇的是——2022年,我们在地图的另一头浙江的乡村再次和大理的乡亲们成为了邻居。这次,我们的“圆心”转移到了安吉的「白茶原」。


△DNA数字游民公社

我们所生活的社区「DNA数字游民公社」距离最近的集镇仅2km之遥,近到可以叫外卖、美团优选次日达、快递直达园区,两公里内还有两家好又多超市——一家精选…以及一家冒牌货…

甚至是城市里才能享受到的高品质咖啡店「PBJ」、奶茶店「一片叶子」、面包房「pachipachi」都在村里落了户。这不正是10年前在苏格兰乡村我所羡慕的乡村生活的样子吗?——地处偏僻却应有尽有。

△邻居们在咖啡店门口晒太阳喝咖啡,这很大理

初来乍到,我们仿佛是找到了苦寻已久的乌托邦一般,彻夜通宵烤肉,畅谈人生。KTV、羽毛球、飞盘、桨板、台球……所有的快乐源泉都触手可及,好玩的活动像流水席一般任君挑选。我们仿佛要把过去几年所缺失的社交生活都在这里弥补回来。

△DNA深夜食堂的锅里永远会自己长出食物

过去每一段生活中的朋友,都有人闻声赶来,不同的时空在此处交集。

△连我的猫,都在后院找到了朋友

这里的365天,有200天的夜空星光璀璨,甚至在那个流星雨的夜晚,抬头从操场走过,都会有一颗流星砸上头来。还有100多天的日落都美得像油画般让人坠入不现实的梦境里——正如此处的生活。

△在天台上看落日

新生活,可谓乱花迷人眼。这场流动的盛宴,我们都沉醉其中。


数字游民VS新游牧民


过去我们总被问到,我们算不算是数字游民?在我看来,无论是叫数字游民,还是叫新游牧民,都只是有着相似生活方式的人以不同方式被归类罢了——有的人以数字化工具为生产方式,有的人以车作为居住和移动的交通工具。我们就像两条不平行的线,以比我们想象中更快的速度,在这里走到了交叉路口。


△DNA的日常工作场景,photo by 聂小闲

但游牧(流动性)是两者共有的精神核心。即使这些人在一段时间里没有工作,或者在远程工作,只要具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可支配性,就有了游牧的性质。

在这群人中所普遍认同的价值并不是通过工作“赚更多的钱“,更可能是“获得更多可支配的时间”、“实现更多有趣的想法”、“达成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等等…

△DNA后院边晒太阳边工作,photo by 雨然

很自然地,我们的一部分有着自由时间的车主们也很快融入了这个社区,将DNA作为他们的起点和圆心,和其他游民们产生交集。

孟子繁|潜水攀岩教练。每周往返DNA(日常生活)、杭州市区(家人、客户)、千岛湖(工作)。我们常开玩笑说,DNA是他的娘家。

△游民们在参观子繁的车

△在茶山上晨跑的子繁

糯米饭|把他的怪兽工作室搬到了DNA,在地“蹲车”,终于在2022结束前,实现了他住进房车的愿望,快乐得跟小孩一样。

△糯米饭和他的“怪兽”们

悦洋和07|今年早些期介绍过。因为疫情“被困”DNA2个月,提早开始适应游民生活。目前已经在路上生活半年。


△悦洋和07在后院“家门口”

Frank|大厂员工。上一期介绍过,因为家和公司在上海的两端,且工作需要经常往返上海和安徽,干脆直接住到了车上。出差时路过安吉常在DNA停驻过夜,顺便找哈里喝酒吃肉。

△Frank目前已经full-time住到了车上


新乡村车间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常常感觉我们对生活本身的关注越来越少。无论是在写字楼里扮演城市精英白领,还是穿着人字拖在城郊工业区里扮演女工的时期。所以,过去在大厂工作时,我们选择每个周末都去往乡村,而在自己创立工作室后,我们仍然寻求将乡村作为我们的长期驻地。

△我们用乐高搭建的迷你版松木车间


在成功实现“回归乡村”的规划之前,我们在城郊最常见的工厂区磨砺了两年。糟糕的工作环境、并不友善的城中村社区、高度同质化的业态,消磨了工作者的热情和意志——其实国内的小型工作坊大多处于这般野蛮生长的环境里,和我们之前所在的互联网业以及接触过的制造业头部企业完全是两副光景。我们也逐渐意识到,这样的环境并不利于激发创造力,或是对产品、工艺精进追求。

△我们用乐高搭建的迷你版松木车间

正是这些经历成为了我们重新思考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动力。在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车间从城郊的工业区出走,最终在乡村生根。我仍然记得在确定将车间搬回到江浙乡村的夜晚,我们蹲在停车场里看着久违而清晰的星空,充满了回归的感动和对未来的期待。

△松木巴士车间内


在安吉乡村,我们搬进了一栋有着漂亮木梁顶的厂房,后门打开就是沟渠和田野,师傅们还在后院种上了格桑花和南瓜。我们一点点地完善车间,每一样设备的放置、材料的整理和分类都在使用中越来越清晰。

△车间的一角

我们相信,人性的工作环境,松弛的生活状态,才更有利于我们激发创意、也能更加专注地研发、打磨有温度的作品。

△做各种调色和材料实验的“小实验室” photo by 蛋蛋

和小镇、和社区共同成长也是我们在地的努力方向,明年,我们将一辆70年代的老公交车改造成了公共图书馆,明年就会在社区投入使用。

△老公交的改造过程

起初,我们只是想要成为乡村的一分子,而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然被推在了乡村发展的浪尖上。

△在乡村纪录片《我们的新时代》中,我开着松木Camper带壹伊探访安吉乡村


日常也是旅途


摆脱了对工业区产业链的依赖,我们会发现其实乡村环境对于我们的工作也能提供许多便捷。每一次新车测试、试驾、拍摄,都是在周边的村子、集镇、山路上完成的。而一些需要开山路到周边采购、跑供应商的日常,也成为我的私藏快乐之一——以工作之名翻山越岭、走村访巷,享受一路的美景。

△在山顶拍摄LEVC Camper的使用视频

我对于驾车的喜爱,源于一段长长的旅途,当我们坐在挡风玻璃后面,不断遇见新鲜风景时,那种扑面而来的愉悦感。而每一次开车在乡间溜达,当温暖的阳光折射进驾驶舱,微风穿过窗户,路过的风景像幻灯片一样一张张地在眼前掠过,思绪飞速的运转,都会呼唤起那些在路上收集到的对于“自由气息“的记忆。

△新车在山路上测试

在车程1小时内可到达的周边,有许多值得探索的茶山、湖泊、矿坑…每一季都有不同的景色和适合的活动。春秋天,我们去爬山徒步;六月时搬着梯子去采白杨梅;酷暑天我们时常三三两两地去湖里滑桨板、游泳;到冬天下了雪,就带着狗子去吃“雪糕”。

△我们经常吃的农庄门口的湖

△沿着茶田里爬山登高

△在附近的矿坑徒步

即使是连续开车9个小时,把巴士开到长沙录制天天向上。仍然会因为借工作出远门顺便胡吃海喝而偷偷开心。

△在长沙录制天天向上

反倒是进城,对于我们这些“乡里人”来说,成了反向度假。去杭州看个展,去上海见个朋友……这些原本熟悉的城市生活,也并没有完全远离,一段小小的“旅行”就可以实现。乡村生活不再像过去想象那般艰苦,与城市文明隔绝。生活在乡里,我们也不必为保留着城里人的一些习性喜好而感到“羞愧”。


△下雪天的茶山上

△日常去打咖啡的树下小白屋

偶尔有朋友向我表达自己的疑惑:为什么看你朋友圈好像你每天都在外面玩,不用工作一样?事实上,他们看到的那些照片不是我在去工作的路上、就是停下买杯咖啡时随手拍的。别人眼中的“诗和远方”其实只是我们日常活动半径内的风景。

△经常搬着电脑去村里的咖啡店里工作


 稳步的创新


我们每年都会给自己立下一些目标,在寻求每一辆车稳定交付的同时,也要做一些从未做过的尝试,推出一些新的产品和计划。保持创新始终是我们的底色。

这一年,我们推出了新的车型:松木巴士3、松木Van长轴版(大通V90和新世代全顺的ABC3款布局),已经改造完即将发布的松木小巴士海狮款、未来感十足的校车版移动奶茶车、老公交改造的社区图书巴士…同时为明年开始接受预定的松木XLEVC Camper量产版做充分的准备。

△V90改造的导演剪辑车

△新世代全顺,年后发放详细照片~



△奶茶车的未完成照

不断地改进水电系统使之更加稳定可靠。很多人对于我们的工作日常很感兴趣,然而我们平日里更多的工作是些看似枯燥的事情,比如:如何让空调在酷暑天可以持续的低功耗的工作,让脆弱的水泵在经过改造后不再成为系统中的软肋…令人欣慰的是,在过去的这年里,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对“造东西”这件事,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对复杂系统的深入探索使整个车间都进入了对“制造”更有钻研劲儿的氛围中。


△我们用乐高搭建的迷你版松木车间


这一年,我们保持了稳步的创新。尽管在宏观上,所有人都鼓励创新,但我们也对哗众取宠的创新保持谨慎的态度。松木巴士的每一台车,除了是我们的作品以外,也带有商品属性——人们带它回去,不是为了摆着欣赏,而是让它在路上承载着各种愿望。所以在打造每一台松木巴士的过程中,面对天马行空的想法,我们需要拿捏好创新的尺度,用理性和精算来评估一个创新以及控制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我们用乐高搭建的迷你版松木车间


创新不是为了博眼球,而是为了解决问题。



对理想生活的探索没有终点


总是在路上晃荡的人们需要一个可以暂时安稳的地方,更需要能说上话的朋友。就像子繁把DNA作为“娘家”一样,即使每次回来只是打个照面,也会因为“哇,你也在”而感到欣喜。这样的据点,我们暂且称之为游牧者的圆心」吧!

但即使在新的环境里我们拥有了理想中的生活所具备的几乎所有条件,也一定会有新的问题产生。比如过度社交带来的倦怠感,又比如过度沉溺于喜悦而忘了更文(手动狗头)。总之这一整年的充实时光,也教会我生活其实没有完美的版本。只有不断地找回初心,才能保持令人快乐的成果吧。

△我们用乐高搭建的迷你版松木车间



友情提示:DNA园区需要在公众号「DNA数字游民」预定才能入住,松木巴士车间目前不对游客或入住者开放参观,预定需求仍需通过问卷先初步沟通。如果自己开车过来会被保安劝退哦。同时,我们也在商量开放新车参观计划,后续会和大家同步~

小礼物:照常还是为对点赞数高的和留言特别精彩的小虎斑们准备了礼物「松木巴士胸针」。选中的朋友我们会在后台通知询问收货地址~感谢点赞和转发噢!




在其它媒体采访中了解我们:
趁着春节假期,把之前的一些媒体采访资料整理了一遍,很多都是我在公众号里没有放过的内容,方便刚认识我们的小虎斑快速考古。

「2022年」

新游民时代(凤凰新闻)

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或许这里有答案(湖南卫视《天天向上》)
二十大献礼纪录片《我们的新时代》(浙江卫视)

逃离大厂后,这对“80后”情侣住了四年房车(三联生活周刊)

数字游民,真是“令人向往的打工人”吗?(城市画报)

数字和非数字的游民,选择在这里抵抗内耗(出色WSJ中文版)

告别城市生活,买辆房车去游牧,可行么?(自由会客厅)

裸辞房车游牧四年,我们决定在村里做车间(数字游民指北)

周四饭盒|我放弃了稳定的工作,选择了房车(小红书)

那些不买房不上班,开房车生活的年轻人,过的还好吗?(借宿)

后疫情时代,一线城市隐入尘烟(一条)

浙江这块“隐居”胜地火了!房租不到1000元,海归精英扎堆:逃离996,就是这么爽 (普相工业设计小站)

在房车上住了四年,他们发现这款车最适合游牧生活(江铃福特)


「2021年」

生活在房车上:游荡的自由与麻烦(南方人物周刊)

荷包蛋:“我们住在房车上,探索现代游牧生活。”(自顾自足)

“城市游牧人群”观察:不买房的他们,选择提前享受生活(宅二三)

中国情侣的游牧实验:真正的流浪,不是网红表演(新周刊)

中国版「无依之地」:在车里生活三年,却劝别人别这么做(Livin 广州)

游牧之家(海峡旅游4月刊)


「2020年及以前」2020

情侣辞职爆改12平米房车,在上面住3年,每天醒来都在不同地方(一条)

“我花了30万在一线城市搞定了房和车”(极速拍档)

这对情侣裸辞爆改12平米巴士当房车,过了9个月的游牧生活(城市画报)

这对中国情侣在朋友圈消失1年,随后发出的照片惊艳了无数人(视觉志)

改造房车走天下,这个阿里妹子不一般(阿里味儿)



松木巴士成立于2017年。我们是一个小型原创独立工作室,为新游牧民提供合法、高性价比、本土个性化的移动空间。我们的改造重视融合新技术和生活美学,采用健康环保的材料工艺,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创造实用条件。至今我们已经为新游牧民改造了50+个移动空间。


从2017年开始,我们一直生活在巴士里,探索新一代人的游牧生活方式。我们连接新游牧民社区,保持分享本土的游牧生活实践案例,共同探讨本土环境下游牧生活的问题和可能性。松木驿站为游牧民提供栖息地。是交流游牧生活经验、补给交换物资、获取探索信息的共创社区。


原创 | 游牧 | 本土 | 手工 | 科技 

公众号 | 微博 | 知乎专栏 | bilibili |小红书

We wander and share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