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阳系内的事,我有信心可以做到!”

北大人 2022-10-10


他从未飞上太空

却在浩瀚宇宙里留下了属于他的足迹

神舟飞船停靠、绕飞、手动交会对接、

缩比返回舱研制等载人航天技术瓶颈突破

均出自他和团队的手笔

他用公式与模型游弋星辰大海

将梦想播撒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土地上

在遥远的星球上形成嘹亮的回响

“太阳系内的事,我有信心可以做到!”


他是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05届本科校友黄震

入行17年

他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

以热血青春攻坚克难

勇攀航天事业新高峰

用义无反顾的职业选择

书写北大人心底最赤忱的梦想


 点击视频,观看黄震的职场第一课 


选择人生



同学们的专业、志愿、选择不尽相同,能将个人理想融入到组织,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是年轻人能够快速成长的前提和保证。



黄震的职业选择与大多数同学相比,有些不同。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这把火炬燃烧在黄震心里,在杨利伟飞天壮举的感召下,当时大三在读的他做出了一个并不寻常的决定:到航天五院去,学习飞行器设计


完成从理科生到工程师的身份转变并不容易,航天五院硕博阶段的学习为黄震扎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积累了必要的实践经验。



2010年博士毕业后,黄震如愿加入中国载人航天队伍。这个队伍在30年间,成功实施了23次飞行任务,将23人次的航天员送到太空,涌现出一大批有担当、有作为的航天青年,仅总体设计团队就7次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奖和集体奖。


在这样的先锋群体当中,黄震先后参与了神舟飞船、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等多个重大型号的研制任务,逐步成长成为集团最年轻的副总设计师。2022年,黄震被授予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一路走来,能够加入航天这个国家需要的事业,参与汇聚尖端科技的国家工程,与经验丰富的航天前辈共事,成为载人航天国家队的一份子,于黄震而言,“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迎接挑战



你们是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要敢想敢做,将挑战当成人生难得的机遇,做前人未做之事,展现出年轻人应有的样子。



30岁,是黄震所在团队开始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时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


那时,美国的龙飞船已经实现了近地的货物运输,用于载人登月的美国猎户座飞船、俄罗斯雄鹰号飞船也已开始研制。黄震和团队清楚地意识到,如果不抓紧时间论证我国新一代飞船,中国的载人航天可能会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与压力并存的,是没有任何公开经验参考带来的挑战。黄震带领团队每天都要进行7~8个不同的讨论,为各分系统职能部门分派工作、解决问题、反馈迭代。“中午,有的时候能捞着吃饭时间,有时候捞不着,反正就这样一直到晚上了。”夜幕降临,一天的回忆结束后,黄震又忙着处理邮件、公文、回复手机上积存的信息……


在黄震与团队夜以继日、集智创新的努力下,仅用三年时间便成功发射了全新构型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又用四年时间成功制作了全尺寸20多吨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2020年5月,团队成功实施了高速再入的飞行试验,并首次从八千公里的高度返回地球,实现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技术从“跟跑”到“并跑”的飞跃



“七年栉风沐雨,创新突破是我人生的重要蜕变,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也锤炼了意志。”这是黄震对这七年挑战的最深切感悟。


坚守梦想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梦想是前进的方向,是激发力量的源泉,也是疲惫彷徨时的精神支柱。



从研究生算起,黄震已经在同一个地方坚守了17年。十数年日复一日的工作在黄震看来非但不枯燥,还时常澎湃着梦想的新浪花。“航天是对宇宙永恒的探索,对祖国赤忱的热爱,也是对人生崇高的诠释。”往大了说是对国家民族利益的追求,往小了说,是黄震对于航天的热切向往,通过日复一日的学习创新实现一次又一次摘星星的好梦。



当前,我国的空间站已经开始了全面建造,新一代载人飞船也已经进行突破,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展载人登月的条件。黄震心中又萌生出了新的愿景,他期待将航天员送到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上,让中国人在地球之外的天体上,留下足迹,插上国旗,用汉字书写下人类文明的进程……


 “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这是镌刻在航天人证件上的一句话,也是黄震希望与毕业生共勉的寄语。愿北大人在各条建设祖国的战线上,成就各自青春的绚丽与精彩。



我的职场第一课

 2022年毕业季 

为帮助正处于毕业前日程空档期、即将踏上职场的准毕业生们顺利完成身份转换和适应,实现校园生活与职场的“无缝对接”。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首次开设“我的职场第一课”,北京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力邀多位校友担任授课嘉宾,与北大毕业生们分享人生故事,传授职场经验,助力年轻校友事业发展


青春不散场,梦想正启航。“北大人”将持续更新【我的职场第一课】栏目,敬请关注!


往 期 精 彩

北大毕业六年,西藏工作五年,她说初入职场时自己做对了一件事

当“95后”北大考古青年和“堆堆们”一起成为国民“网红”


视频来源: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编辑:肖怡、陈韩梅

责编:陈韩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