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声回响 科教兴渝丨重庆市江津区西城小学校:“小中大”课堂激发科学教育新活力

重庆教育
2024-08-30


江津区西城小学秉承“用生命点燃生命”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立足“小中大三空间活力课堂”,“强根基,拓路径”“融学科,丰载体”“重实践,促创新”,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01

强根基 拓路径


小课堂,强根基,共拓科教新路径。近年来,西城小学坚守课堂这一科学教育主阵地,教师以“项目化学习推进核心概念学习进阶”作为教学研究的新方向,通过创设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问题,让学生亲历观察事物或现象的过程,在好奇心和探求欲的驱动下,生成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谢影是西城小学执教《导体与绝缘体》的科学老师。在上课时,谢影通过“橘子”魔法引入,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再通过设置提问,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比如,对塑料管、粉笔、纸片、玻璃片、硬币、钥匙等学生提到的材料一一进行现场试验或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哪些物品导电,哪些物品不容易导电。


接着老师引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通过试验或多媒体演示,逐步引导学生们总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区别,让学生了解不同导体之间的导电性能,并提高安全用电意识。一节课后,学生们经历了“自主、合作、探究”全过程,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校也培养了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探究身边的科学现象,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激发学习热情。


西城小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通过科技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同时通过设置合理科技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新路径,持续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天平的使用》教学中,李让平老师充分展示了“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从实验操作中了解物理规律,从感知中学会用天平,从想象中体悟科学原理,从推理中提升实验技能。



科学组二年级教师何桂新执教《各种各样的天气》,他让学生认识和学会辨别地球家园各种各样的天气现象,并讨论不同天气对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将天气与生命相联结,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要关爱家园,关注生命。


每次科技课后,科学组教师都会围绕科技教育教研工作,进行复盘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科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西城小学为此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参与教研项目,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定期组织科技教育教研活动;提供各类教研资源,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积极推广教研成果,提高科技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力。


目前,西城小学科学教育团队共有7人,其中区级科学骨干教师1人。学校获部级精品实验课1节、市优课5节,区级各类赛课多次获一、二等奖。教师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市级、区级一等奖。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创比赛,师生多次获奖。6人次获重庆市优秀指导教师。


02

融学科 丰载体


中课堂,融学科,丰富科教新载体。西城小学持续用好用足课程辅助课和延时服务课,跨年段、融学科,开展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科学教育,通过“科普讲座”“科普剧表演”“科学大讲堂”“缤纷科技节”等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激发孩子们的科学热情。


2023年12月,西城小学第一届校园科技节在A、B两个校区同时举办,活动包含启动仪式、读书沙龙、观察日记评比、科学实验、科普知识竞赛、科学幻想画评比等多项内容,吸引了3481人次参赛。


科技节开场节目《禾下乘凉梦》将袁隆平爷爷的科学精神带到了学生面前。“科技离我们从不遥远,我们时刻享受着科技的便利,更要学习科学家们勇于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现场学生分享。


偌大的操场被划分成了四个区域。展示区里陈列着孩子们自己创作的观察日记、科学幻想画、科技小制作,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无言地诉说着主人的智慧。体验区里,NOC无人驾驶赛车、机械手臂互动、机器人互动……平时可望不可及的科技作品一样样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引得大家赞叹不已。监测区里,科学仪器监测孩子们的用眼习惯,提醒孩子们要注意科学护眼。游戏互动区中,一个个有趣的科学小游戏更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坐姿提醒仪、模拟闸道、编程红绿灯……活动现场,学生们展出了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创造出的作品,令老师、家长、同学们惊叹不已。在科技节现场,二年级学生何艾带来了她参与制作的声控风扇。“我们每周都有专门的科技教育创新课程。在课上我动手实践了许多科学作品。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增长知识、发挥想象、动手实践、大胆创作的机会,让我成为一个会观察、思考、创新的人!”何艾说。


活动共评选出科学幻想画一等奖37人、二等奖60人,观察日记一等奖186人、优秀奖266人,科普知识竞赛一等奖87人、二等奖204人,“科技小记者分享家”95人。


下一步西城小学将继续做实、做好科学教育,让科技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赋能。


同时,学校建立科创社团,并以科创社团为载体持续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创社团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科创活动,全面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力,持续进行科技教育实践。西城小学党总支书记陈强说:“通过科创社团抓好青少年科创教育,增长他们的科技知识,培养他们的科技素养,养成实事求是、顽强拼搏、刻苦钻研的科学态度和习惯非常重要,对于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科创社团低段主要是实践小制作,比如制造投石机,动手组装航空、航海模型、四驱车等内容。到了中高段,则会进行相应的编程课程培训以及跨学科综合实践。科创课程涉及电学、力学、机械学、生物、化学等多个领域,有利于培养孩子从小认知物理、化学等学科并激发其对理工科的兴趣与爱好。


其中编程已经成为学生阅读、写作、算术这三项基本能力外所掌握的第一项必备技能。编程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编程做一个作品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创造一个事物的过程,最起码首先要在心里大致构造出想要的作品模样,然后思考具体步骤。编程是以问题和目的为导向的,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编程课程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并培养孩子的计算思维。在编程过程中,程序有错就不会按编程者的意愿去运行,这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粗心的危害,并逐步养成细心的习惯,同时塑造学生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为重庆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西城小学以赛促进,借助重庆市科技模型比赛的平台,积极探索科技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不断彰显科技教育特色,带动学校全面走向卓越。通过课程设置,让学生“在体验中研究”过程中培养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的探究和创新的欲望。


西城小学正让科技气息时时荡漾在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之中,用“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理念为学生插上一双双腾飞的翅膀。



03

重实践 促创新


大课堂,重实践,打开科教新格局。西城小学联动社会资源,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目标,打破教育空间局限,将课堂拓展到社会。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到区科技馆、气象站、果研所、青少年宫、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等各类优质的科学场馆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运用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科学教育资源,打开科教新格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学教育生态,让更多的孩子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



2023年10月,“传承红色基因 创新助力成长”科技模型大赛暨西城小学选拔赛在西城小学A区操场举行,西城小学372名学生报名参加。


大赛由团区委主办,区青少年宫和西城小学校承办,旨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大赛设有四个项目,分别是南湖“红船”模型竞赛、电动直线车三项全能赛、坦克车挑战赛和水火箭飞行距离赛。活动中,一群小小“科学家”在各自的项目中,专注地展示着自己的科创作品。在坦克车挑战赛现场,同学们操作着自己设计的坦克车,从起点出发,小心翼翼地通过锥形桶、单边桥等障碍,朝着终点驶去;在水火箭飞行距离赛现场,同学们奋力压缩空气,把水从饮料瓶组成的火箭助推器中推出,从而产生推力使火箭升空发射……最终经过层层选拔,共有32名学生脱颖而出,参加11月举行的科技模型大赛决赛。


陈强表示,本次科技模型选拔赛在学校营造出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对于实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无缝衔接来说是一次有益尝试。


近年来,西城小学除开展学校科普教育活动外,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比赛,组织学生向科技类杂志投稿。参加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模型比赛,西城小学获得市级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2人次,江津区一等奖3人次,二、三等奖若干人次的好成绩;参加重庆市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获市级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2人次;参加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获市级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3人次。
在科技模型竞赛方面,近年获市级一等奖5人次,二三等奖30多人次,区级一等奖50多人次,二三等奖200多人次;2次组织参加“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1人次获国家级银奖,市级一等奖2人次,市级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3人次。并且,学校多次获市、区级科技模型比赛优秀组织奖。


此外,西城小学夏振萱、蔡恬馨等同学十余篇科学幻想文章和科学幻想画在权威科学报刊杂志上发表。


江津区西城小学校历史悠久,办学扎实。据了解,西城小学创办于1953年,前身是西关小学,至2005年改扩建。学校现有A、B两个校区,51个教学班,学生2176人,教师130人。其中,高级教师14人,一级教师60人,市级学科名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7人,区学科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28人。


学校是首批“中小学数字教材实践研究”项目实践学校之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重庆市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示范学校、重庆市“诗教名校”、重庆市法治教育改革示范校、重庆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江津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种子学校”、儿童近视防控示范校。


陈强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西城小学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造科教名片,培育科教标杆。”


来源|重庆科技发布

声明丨“重庆教育”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认为内容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习声回响 科教兴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