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岸田急辞首相, 日本政治最深层的派系格局却正在生变?

廉德瑰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2024-08-25

 导读:8月14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召开记者会,宣布放弃在下月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谋求连任,这也意味着岸田内阁将循惯例在后任总裁诞生后辞职,将权力交接给新的领导者。长期以来,岸田内阁的支持率持续低迷,加之自民党政治献金丑闻的负面影响,7月民调结果的15.5%更是创下自民党2012年重新执政以来的最低值。岸田“退出”的背后实际上是后安倍时代日本保守政治的困境。    日本的政治在1955年之后主要由保守主义政党自由民主党长期执政。自民党的派系分成保守右派和保守自由派,两派交替掌握自民党的主导权,也代表了日本保守政治的现状。最初自民党主要派系保守自由派宏池会及经世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清和会的兴起,保守右派取代保守自由派获得主导权。清和会得到日本右翼组织的支持,其兴衰与右翼组织影响力的兴衰密不可分。清和会在安倍晋三执政期间,实现了日本历史上最长时间内阁,导致日本政治右倾化。2021年,自民党内保守自由派宏池会的代表岸田文雄组阁执政,标志着保守自由派重新掌握日本保守政治的主导权,日本政治进入后安倍时代。后安倍时代,岸田内阁由于受到发端于清和会的“黑金政治”和“统一教会”干政问题影响,支持率持续走低,保守自由派受到牵连,自民党派阀政治受到批评,日本政治也陷入困境。但是,安倍下台后保守自由派重新成为主流的大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实际上,岸田退选的决定与其说是急流勇退,不如说是以退为进。决定宣布前,岸田还与同样担任过首相的党内大佬麻生太郎进行了密会,看起来消解了的派系政治显然还在水面下决定着自民党的未来走向。对于自民党来说,新总裁最重要的是能让民众感到“焕然一新”的特质。后岸田时代,不论是民众支持度最高的党内“非主流”石破茂继任,还是旧有派系规则下最具实力的干事长茂木敏充当选,抑或作为折中选择的河野太郎或小泉进次郎最终胜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自民党未来的走向。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特转发本文,供读者参考。本文原刊于《日本问题研究》,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日本保守政治的现状与走向分析

文|‍‍廉德瑰

来源|《日本问题研究》


▲ 图源:新华社


战后日本的政治基本上以保守主义政党自民党为主导,所以可以认为战后日本的政治是保守政治,自民党内的保守派还可以具体划分为保守右派和保守自由派,这一划分也反映了日本保守政治的现状。本文旨在通过日本自民党派阀政治中的主要派系清和会与宏池会的兴衰交替探讨日本政治的保守右派与保守自由派在主导权争夺中表现出的政治倾向及其变化特点,并试图通过分析来把握日本保守政治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1   日本保守政治的概念与定义

战后日本的保守政治,是指日本保守派政党主导的政治。1955年,“保守合同”(即保守合并,以下统一使用“保守合并”)后,在“保守vs革新”的政治构图中,保守主义政党自民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所以战后日本的保守政治以自民党主导的政治为主要特点。自民党由派阀构成,各派阀理念并非相同,所以在自民党内也呈现“保守vs革新”特点。当然,由于保守派更具右派特点,而“革新主义”与“自由主义”在理念上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性,所以,自民党内的“革新派”也被看作自由派,该党内的“保革”对立也被称为“保守派vs自由派”的对立。又由于自民党本身属于保守政党,所以党内的“保革”对立,一般被看作是保守右派和保守自由派的对立。

战后日本政治中的保守主义与保守派。在政治学中,保守主义是指那些相信经验,谋求稳定,反对冒进,怀疑或者反对按照理性和理想改造现实的思想,认为只有通过历史长期沉淀的传统才是合理的。政治的保守主义是指主张维持社会现状和传统,反对打破现有制度,反对建立新的社会形态的主张和思想。政治的保守主义更重视文化和伦理问题,憧憬传统的家庭生活,重视社会权威和宗教问题。日本的政治保守主义主张坚持历史传统,维护天皇制,认为日本信仰的精神基础是神道、佛教、儒教和武士道,对于他们来说,坚持民族文化传统,维护天皇制最为重要。日本政界的保守派主张修改宪法,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认为战后宪法并不符合日本的传统,太过于激进(日本人通常称之为“革新”),日本应该恢复成为传统的“普通国家”。日本保守派强调家庭和国家的重要性,但是在国家与国民的关系上,认为应该国家优先,国民是在国家基础上存在的,国民应该像保护家庭一样保护国家,甚至为国家而牺牲。在日本目前的政党政治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保守主义政党是自民党、希望党、日本维新会等。因为日本的保守派也常被称为右派,所以保守派政党也可以称为右派政党。日本最极端的右派是右翼,也称极右派。另外,日本保守派内部的强硬派也称“鹰派”。

战后日本政治中的“革新主义”、自由主义与自由派。在日语的语境里,与保守主义相对的是“革新主义”。革新主义相信人的理性,认为对社会进行合理改造的主张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同时,战后日本也深受自由主义影响,革新主义也具有明显的自由主义倾向,认为人生来平等自由,“革新主义”与自由主义有了很高的重合度,所以,日本政治的革新派也被称为自由派,表现了“革新”与“自由”的重合性。日本政界的革新派坚持和平主义,维护和平宪法,提倡社会进步,对侵略战争进行反省,反对参拜靖国神社。革新主义的自由派也称“鸽派”。日本革新主义的自由派政党有:日本共产党、立宪民主党、社会民主党、冲绳社会大众党、令和新选组等。革新主义自由派也称左派,革新派政党也称左派政党,日本最极端的左派被称为左翼,也称极左派。自民党内的自由派经常被戏称为党内“革新派”或“左派”。

自民党派阀政治中的保守派与自由派。在战后日本的政治生态中,政党政治主要表现为由属于保守阵营的自由民主党长期独揽政权的特点,内外政策的转变是根据自由民主党内部各派系(日本称“派阀”)的联合与更替来实现的。自民党的派阀政治决定了战后日本保守政治的特点,派阀就像党中之党,尽管同属于保守主义的自由民主党,但是党内各派政治色彩也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党内保守右派与保守自由派的权力与政策之争。自民党的保守自由派与革新派的主张经常有相似之处,这是它们被戏称为“革新派”或“左派”的原因。岸田首相所在的宏池会属于保守自由派,战后曾与同属保守自由派的田中角荣系的经世会合作长期占据自民党内主导地位,是自民党主流派,但是近年来主导权让位于属于保守右派的清和会。清和会是自民党内最保守的派阀,但曾经一直是非主流派,相对于保守自由派的宏池会与经世会,清和会被认为是保守右派。2000年以后,由于派内成员人数增加,清和会在安倍晋三掌权期间反转成为主流派,掌握了自民党及日本政治的主导权,使日本政治呈现了右倾化特点。但是,2021年,宏池会的岸田文雄上台,意味着保守自由派再次成为日本政治的主流派。


 2   保守自由派与主流派

战后日本革新派和自由派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日本政治的主流派,而保守右派曾长期无法获得主导权,与战后价值观相悖,成为日本政治的非主流派。1955年“保守合并”以后,日本的政治虽然主要是由保守主义政党自民党长期执政,革新主义阵营的自由派政党社会党、民主党长期处于在野地位,但在自民党内保守自由派还是长期处于主流派地位。自民党内的自由派与在野党社会党等革新派在护宪等问题上有很多共同点。

保守自由派的起源。自民党虽然是保守主义政党,但是从自民党派阀的历史来看,战后开始从政,属于保守自由派的吉田茂对战后日本政治影响最大,他主张“轻军事、重经济、日美协调”,被称为奠定了日本战后政治基础的政治家。吉田茂的接班人池田勇人创立的宏池会和“佐藤荣作-田中角荣-竹下登”系的经世会都属于自民党内保守自由派的代表派阀,也称“保守本流派”,即主流派。其中,“田中派”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长期占据自民党内最大派阀地位,使得党内保守自由派长时间占据日本政治的主导地位。“田中派”脱胎于吉田茂的另一“弟子”佐藤荣作的派阀,所以也根源于“吉田派”,与“岸田派”的宏池会同源。

宏池会是保守自由派的代表派系。宏池会的创始人池田勇人是保守自由派的重要人物,他奉行吉田茂制定的“轻军事、重经济、日美协调”路线,是吉田茂的嫡系。1955年,“保守合并”之前,吉田茂执政长达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奠基人,也是自民党内保守自由派的奠基人。从1955年至1972年,除了鸠山一郎和岸信介作为保守右派的代表各有3年左右的短期执政外,主要是吉田茂的两位继承人池田勇人和佐藤荣作长期执政,保守自由派持续主导日本政治。分析保守自由派一般以宏池会为主线展开,从宏池会可以看清自民党保守自由派对日本政治的主导过程。

保守自由派促成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保守自由派在外交上强调妥善处理与邻国的关系,重视国际合作,宏池会在这方面表现明显。1972年,宏池会的会长由大平正芳继承,他这一年联合同属于保守自由派的“田中派”压制了保守右派岸信介的接班人福田赳夫,促成了田中角荣内阁的成立,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田中派”与“大平派”合作掌握了日本政治的主导权,直到2000年为止,大平正芳和田中角荣的继承者也继续推行稳健的对外政策,致力于发展经济,修复战争的创伤,与亚洲国家和解,呈现了典型的“鸽派”。保守右派岸信介人脉构成的清和会领导人在这段时间只有福田赳夫做过不到两年首相,但仍然处于自民党非主流派状态。

保守自由派对保守右派形成约束。在保守自由派宏池会和经世会掌握主导权期间,由于推行与邻国改善关系的政策,对于保守右派势力试图美化侵略战争的言行进行了约束。比如,1988年5月,保守右派的国土厅长官奥野诚亮发言说,“东京审判是胜者对败者的审判,日本当时没有侵略的意图”。此言一出便受到日本社会各方批评。奥野诚亮也是日本神道联盟国会议员恳谈会成员,主张参拜靖国神社和修改宪法,当时他发言后受到日本舆论和自民党内的巨大压力,最后不得不辞职。1993年12月,细川内阁的防卫厅长官中西启介说,“半个世纪前制定的宪法不应该还死守着不放”,表示了修改和平宪法的立场,结果也被迫辞职。1994年4月,羽田孜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上任11天就发言说,“把太平洋战争说成是侵略战争,现在看仍然是错误的”,在党内的压力下他也不得不辞职。

仅从日本国内政治角度看,在保守自由派主导的战后日本政治中,保守右派试图为侵略战争翻案的尝试是不得人心的,当时也是必定要受到约束的。保守自由派是战后长期以来日本保守政治的主流,被称为主流派。


 3   保守右派的反转

战后保守右派是伴随自民党清和会的结成而兴起的。清和会呈现明显的右倾倾向,是因为该派传承于战前派的岸信介,并得到最极端的右派——日本右翼组织的支持,清和会的兴衰也与右翼组织影响力的兴衰密不可分。

(一)保守右派的右翼背景

战后日本的政治中,与吉田系和池田勇人创立的宏池会为代表的保守自由派相对立的是保守右派,保守右派的代表人物是岸信介,“岸派”中大部分是主张修改宪法、摆脱战后体制的战前派,其中也包括“亲台派”,甲级战犯贺屋兴宣就是该派重要人物,他与岸信介在该派内部拥有巨大影响力。这一派阀中还有滩尾弘吉,反华政客石原慎太郎也曾经是该派成员,以石原慎太郎、森喜朗等人为核心组成的“亲台反华”团体青岚会也以该派人员最多。

日本战后保守右派的崛起除了其传承于战前派岸信介的派系之外,也与日本社会的右翼组织支持有关。右翼组织与战前的民族主义和扩张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与冷战期间的国际反共组织有密切关系。右翼组织在战后曾遭到肃清,但很快死灰复燃,并借助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开始发展。比如,当时长崎大学的学生运动就是由右翼学生掌握主导权,其骨干成员来自战前就存在的右翼新兴宗教“生长之家”的信徒,他们在学生中创建的“全国学生总联合”主导了长崎大学的学生运动。后来,“生长之家”的信徒组建了日本的右翼政治组织“日本会议”,“日本会议”吸纳了以自民党政客为主的保守派议员参加,这些议员成为右翼的保护伞。

“统一教会”也是右翼宗教组织。学生运动中也有来自韩国的右翼宗教组织“世界基督教统一神灵协会”(“统一教会”)在长崎大学内的团体“原理研究会”的成员。“统一教会”与自民党的保守右派清和会有很深的渊源,甲级战犯岸信介执政期间与韩国朴正熙政府都极端反共,“统一教会”既得到韩国官方的支持,也得到日本自民党内保守右派的支持。“统一教会”在日本组建其政治团体“国际胜共联盟”时,自民党保守右派领导人岸信介与曾被判为甲级战犯的战前派右翼团体领导人笹川良一就给予了帮助。岸信介是自民党内保守右派的代表,他战前就参加过东条内阁,战后被作为甲级战犯逮捕过,之后与日本的右翼及“统一教会”都有密切关系,是自民党保守右派的灵魂人物。

(二)保守右派的逆转

岸信介的接班人是福田赳夫。福田赳夫建立的清和会是岸信介系人脉的传承派阀,该派是自民党内保守右派集中的代表性派阀。但是在战后很长时间里清和会并不掌握日本政治的主导权,在自民党内属于非主流派。他们的修改宪法主张当时在党内没有获得多数支持。在1978年底福田赳夫下台以后至2000年森喜朗上台期间,该派并未有人再度成为首相,也未主导日本政治,这意味着保守右派没有掌握日本政治的主导权。岸信介的外孙安倍晋三上台以前,右派的修改宪法政策没有获得党内多数赞成,当时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也是被抵制的。

安倍晋太郎使清和会进一步与“统一教会”勾连。福田赳夫下台后,清和会会长由岸信介的女婿安倍晋太郎继承,他没有岸信介和福田赳夫在政界的影响力,清和会本来就不像宏池会那样得到日本财界的名门企业的支持,所以安倍晋太郎甚至无法在自民党内获得多数支持,清和会在自民党派阀政治中也不占据主导地位。安倍晋太郎在1986年接管清和会后,曾经与竹下登竞争党总裁位置,结果以失败告终。竹下登是经世会会长,经世会是田中角荣的班底,背后有日本建筑业、邮政系统等利益集团支持,是当时自民党内最大派阀,清和会无法与之抗争。于是,安倍晋太郎借助“统一教会”扩展影响力。安倍晋太郎深刻体会到“政治就是选票数”,也认识到资金对政治的重要性,没有经济界或利益集团支持,便难以聚集起政治力量。所以,他开始致力于增加派阀人数的努力,并争取利益集团的支持。安倍晋太郎利用岸信介与“统一教会”的人脉,争取这个右翼色彩浓厚的宗教组织的支持,着手扩大清和会在党内的势力。最后在“统一教会”的支持下,清和会在1990年的国会选举中增加了20名议员。“统一教会”为清和会在自民党内的势力扩张立下汗马功劳。但是,第二年,安倍晋太郎在距离登上首相宝座就差一步之际因病去世。

森喜朗内阁是清和会政治逆转的开始。2000年,清和会会长森喜朗出任首相,森喜朗的上台是清和会自福田赳夫以来时隔25年再次占据日本首相位置,是自民党派阀政治的转折点,也是战后日本保守政治的转折点,标志着自民党保守右派从此开始掌握日本政治的主导权。森喜朗虽然一年以后辞职,但首相职位“禅让”给同派阀的小泉纯一郎。小泉纯一郎通过包括邮政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政治操作,打击了党内属于保守自由派的田中系的经世会和大平系的宏池会。从此保守自由派开始衰落,清和会开始主导日本政治,并很快成为自民党内最大派阀,日本政治呈现了右倾化特点。

自民党老资格的议员龟井静香曾承认,由于“统一教会”最早以反共为宗旨建立,一些自民党议员也是反共的,所以自民党保守右派开始支持“统一教会”。从此,自民党内的保守右派开始崛起。

(三)日本的政治右倾化及其现状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历史原因、意识形态原因,其中自民党清和会的逆转是导致日本政治右倾化的重要原因。进入21世纪以后,清和会的森喜朗、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福田康夫(福田在对华政策上与安倍晋三不同,但他属于清和会)先后成为日本首相,其中执政时间最长的是安倍晋三。特别是2012—2021年间,不但自民党处于一党独大状态,而且党内保守右派清和会在安倍晋三执政期间,实现了历史上最长内阁,被日本媒体称作安倍“一强政治”。

安倍晋三的政治基础也是日本右翼组织。安倍晋三与右翼宗教“生长之家”操纵的“日本会议”和“统一教会”都有密切关系,他传承了父亲安倍晋太郎与右翼的人脉关系。比如,安倍晋三的亲信卫藤晟一是“生长之家”的信徒和“日本会议”成员,其另一亲信古屋圭司则是“统一教会”支持下当选的国会议员。古屋圭司曾经是安倍晋太郎的秘书,经安倍晋太郎介绍参加“统一教会”的集会活动。古屋圭司毕业于成蹊大学,是安倍晋三的校友,所以对安倍晋三进入政界有很大影响,并一直是安倍父子的亲信。

安倍晋三右倾政治的起点是朝鲜“绑架”问题。2001年4月,安倍晋三被小泉纯一郎提拔为官房副长官,开始致力于解决被绑架人质问题,在保守右派支持下,其主张对朝鲜采取强硬立场。2002年,参与小泉纯一郎与金正日之间的首脑会谈是安倍晋三政治生涯的起点,也是战后日本政治的转折点。当时,金正日承认绑架了日本人,并表示了道歉,但是没有换来日朝关系改善,因为自民党保守右派打算利用这件事推行右倾政治路线,煽动舆论对朝鲜采取强硬态度。

保守右派利用“绑架”问题谋求摆脱战后体制。安倍晋三成了保守右派推行右倾化政策的代理人。安倍晋三利用“绑架”问题捞足了政治资本,保守右派获得了话语权。当时,安倍还与前防卫大臣政务官山田宏、桥下彻等人策划推行右倾化政策。他们认为,战后日本一直在为历史问题道歉,也向邻国提供了各种经济援助,但是日本国民却被绑架,应该重新认识历史,重新振奋国民精神。2006年9月,安倍晋三上台后就提出摆脱战后秩序,修改《教育基本法》,恢复传统的爱国教育,要通过教育对国民进行意识改造,通过修改宪法复活战前的国家主义。

安倍政权时期保守右派否认侵略历史,为慰安妇问题翻案。1993年,宏池会所属的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发表“河野谈话”,承认战争期间日本在军方要求下以慰安妇斡旋者为主利用欺骗、威胁等手段征召了慰安妇,其中有很多违反本人意愿的事例,并有官方直接参与的证据。“河野谈话”承认日本官方参与了慰安妇的募集过程。安倍晋三上台以后,在保守右派占据上风的国会,根据“河野谈话”起草人官房副长官石原信雄的证词,借口当时没有对慰安妇和募集者进行取证调查,开始攻击“河野谈话”,否认慰安妇事实。主张反省战争的《朝日新闻》也遭到猛烈攻击。

保守右派的最大政治目标是修改宪法。由于修改宪法门槛过高,所以安倍内阁于2014年7月修改了战后历代内阁都认为违宪的关于集体自卫权的解释,认为日本在特定场合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2015年9月,安倍内阁又制定了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安全保障相关法案。2018年,保守右派主导的自民党制定了“修宪4条”规约,包括加入自卫队条款、紧急事态条款、废除参院合区、教育无偿化等内容。安倍晋三执政期间,日本政治急剧右转,呈现右倾化特点。

“统一教会”和“黑金政治”问题让安倍晋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导致清和会衰落,使保守右派陷入危机。“统一教会”毕竟是邪教性质右翼组织,伴随教会的丑闻,现在日本社会出现了对右倾化的反感,舆论甚至对安倍的“国葬”也有抵触。日本政治发生了新变化,由于“统一教会”问题,特别是“派对券”问题导致党内保守右派开始失去民心,也使自民党失去了选民的信任。保守右派的阵地清和会走向衰落,被迫宣布解散,依靠“统一教会”和“黑金政治”当选的议员面临落选的危机。

保守右派依靠“统一教会”扩大,也因“统一教会”衰落;依靠“黑金政治”获得权力,也因“黑金政治”走向崩溃。“黑金政治”以“派对券”为引爆点,涉及了自民党六大派阀中的四个派阀,其中保守右派集中的“安倍派”是“重灾区”,有39名议员受到处分。他们长年接受“派对券”收入,但是不依照法律将收入记账,受到停职、撤职、停止党员资格和除名等处分,政治生命将就此终结。

自民党是通过纪律委员会决定对这39名涉“黑金”议员给以处分的。自民党的处分规定分为八个等级:(1)除名;(2)离党劝告;(3)停止党员资格;(4)不公认选举;(5)国会和政府职务辞职劝告;(6)停止党内职务;(7)告诫;(8)党内警告。此次受到处分的党员中,前参议院干事长世耕弘成和前文部科学大臣盐谷立受到离党劝告处分,二人都是安倍晋三的亲信。前文部科学大臣下村博文、前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和前国会对策委员长高木毅受到停止党员资格处分,三人也都是安倍晋三的亲信。

另外,还有17名涉“黑金”议员受到停止党内职务处分,其中包括前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前政调会长萩生田光一、右派政客卫藤征士郎等人。他们中除了3名“二阶派”议员之外,其余全是“安倍派”议员。还有17名受到党内告诫处分,包括右派议员山田宏和中山泰秀等。

经过“黑金政治”的冲击和“安倍派”大量议员被处分,自2006年安倍晋三在日本政治中崛起以来,保守右派严重受挫。随着安倍晋三的去世和“安倍派”的衰落,日本的政治右倾化开始呈现颓势。


 4   后安倍时代日本保守政治的走向

后安倍时代,属于保守自由派的宏池会会长岸田文雄成为首相,并得到原属宏池会的谷垣集团、吉田系的“麻生派”和田中系的“茂木派”支持,其实是一个“大宏池会”主导的内阁,意味着保守自由派再次成为自民党主流派。岸田内阁虽然目前支持率走低,但是在“安倍派”所代表的保守右派衰落的背景下,保守自由派“大宏池会”主导日本政治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保守右派近期难以逆转获得主导权。

宏池会取代清和会占据政治主导权是保守自由派对保守右派的权力逆转。后安倍时代就是宏池会及其支持派阀经世会取代自安倍上台以来开启的清和会主导日本保守右派政治的时代。宏池会出过池田勇人、大平正芳、宫泽喜一等大藏省(现在的财务省)出身的首相,他们都是保守自由派的代表。宏池会出身的其他重要政治家河野洋平、加藤纮一都曾在日本政界具有影响力。他们的政治目标并非修改宪法,亦非参拜靖国神社,而是“轻军事、重经济、日美协调”、提高税收、解决少子老龄化等社会经济问题。

政治上,保守自由派不会推动修宪进程。岸田文雄虽然多年来在安倍政权下担任外务大臣和自民党干事长,但是作为宏池会领袖,他与安倍晋三的区别一目了然。岸田的政治导师宏池会前会长古贺诚说,“清和会(“安倍派”)与宏池会(“岸田派”)的基本区别是:清和会从结论出发,宏池会则把结论交给民意”。岸田也曾说:“(安倍)首相是保守派、鹰派,我是自由派、鸽派。”岸田将不会推动修宪议题,因为修宪问题不是宏池会的政治目标。岸田早在2015年10月5日宏池研修会上说过,“没考虑过修改宪法,这不是我们的立场”。修改宪法是安倍的政治目标,但这一目标在宏池会主政下会退后。2021年9月,岸田在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时说,要在总裁任期中实现“修宪4条”。但是11月,他又对记者说,不拘泥于同时实现“修宪4条”,可以实现其中的一部分。对此,安倍晋三也曾怀疑过“岸田是否真正打算修改宪法”。

经济政策上,保守自由派否定安倍经济学。岸田文雄的政策重点在推行“新资本主义”政策,而不是安倍经济学。宏池会的前辈池田勇人、大平正芳、宫泽喜一等都是经济官僚出身的首相,他们的政治追求都不是修改宪法,而是增加消费税。“岸田派”、“麻生派”和“茂木派”都主张“轻军事、重经济”的不偏不倚政策。“岸田派”也重视分配,主张重建财政,必然要抑制防卫费的增长,增强执政的源泉。岸田任命铃木俊一为财务大臣就是要摆脱安倍的经济政策,推行预算紧缩政策。

外交上,力求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宏池会作为吉田茂的政治传承派阀,当然比清和会更加强调日美协调,但是作为保守自由派派阀和大平正芳的传人,“岸田派”也重视中日关系,特别是作为受到经济界支持的派阀,也重视中国市场。宏池会的大平正芳推动了1972年中日邦交,宫泽喜一促成了1992年的天皇访华。宏池会的二号人物外相林芳正曾表示,“与美中两国都可以对话是日本的强项”。林芳正和岸田文雄都曾在与中国领导人会谈时表示愿意构建“建设性稳定的关系”。宏池会出身的新外相上川阳子也积极推进与中韩之间的首脑会议进程。

当然,宏池会也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防卫政策上。宏池会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是对美国和安倍政策的继承。正如宏池会前任会长古贺诚所言,“持续了20年的清和会的路线一下转换成宏池会的路线并非易事”。这一点反映在安保政策上,说明岸田文雄还必须继续保持与保守右派即“安倍派”的政治平衡,否则保守自由派在党内的政治基础将发生动摇。也就是说,尽管宏池会掌握了日本保守政治的主导权,但是党内最大派阀保守右派“安倍派”的支持仍然十分重要,这是岸田内阁放弃宏池会传统的“轻军事”理念,表现出政治局限性的根本原因。岸田内阁在安保政策上向“安倍派”和美国的妥协,意味着日本保守自由派向保守右派的妥协,这一妥协也预示着今后日本保守政治将呈现自由派与右派在政策上相互兼容的特点。但是,“重经济”的保守自由派占据政治主导权的现状不会改变,由于“统一教会”和“黑金政治”问题引起的保守右派“安倍派”的衰落趋势也不会改变。

另外,宏池会作为日本保守自由派的代表,其防卫政策上的局限性的根源在于其亲美性格。宏池会以吉田茂的政治为起源,其创始人是吉田茂的大弟子池田勇人。他是吉田主义的继承人。吉田主义的三个原则包括重经济、轻武装和日美协调,也就是说,在外交政策上,吉田主义是重视日美协调的,之所以日本可以“轻武装”,也是因为吉田茂认为日本必须依靠日美同盟,日本依靠日美同盟的根本原因是依靠美国的核保护伞。岸田文雄和麻生太郎都是宏池会的继承人,他们都有配合美国战略的外交情结,尽管“轻武装”是他们的基本主张,但是当“轻武装”与对美协调发生矛盾时,他们会更重视日美同盟。这便是岸田内阁同意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提高防卫费在GDP中占比的基本原因。

再者,中国的崛起也给日本带来了压力。整体上日本舆论充满了对中国崛起的不信任,尽管保守右派的“安倍派”开始衰落,但是应对中国崛起和来自美国的扩军要求,都使得保守自由派在增加军费问题上不得不做出妥协,开始向右转,这是日本保守自由派的新动向。


 5   结语

近年,在自民党内存在六大派阀:“安倍派”(清和会)、“麻生派”(志公会)、“茂木派”(平成研究会)、“岸田派”(宏池会)、“二阶派”(志帅会)和“森山派”(近未来政治研究会)。在这些派阀中,起主导作用的分别是起源于吉田茂的宏池会和起源于岸信介的清和会,两派之间的政权轮替反映了战后日本式民主主义的特点,派阀权力轮替,代替了政党轮替,实现了日本保守右派与保守自由派之间的权力更替。后安倍时代日本保守政治的走向取决于自民党内保守自由派宏池会(特别是“大宏池会”)与保守右派清和会的人脉之间的政策博弈。目前,岸田内阁支持率大幅下降,原因是以保守右派清和会为主引起的“统一教会”和“黑金”丑闻造成的影响也深刻波及岸田内阁,甚至波及宏池会。因为丑闻,选民对派阀政治提出批评。为了迎合民意,争取政治上的主动,宏池会已经宣布解散,“安倍派”清和会也被迫宣布解散。但是,尽管如此,派阀是日本政治文化所致,不会彻底解散,日本政治还会在以派系为基础的框架下活动。伴随保守右派“安倍派”的衰落,即使岸田文雄因内阁支持率过低而下台,后岸田的政客,如麻生太郎、茂木敏充、上川阳子、菅义伟、石破茂、河野太郎等人也都出身于保守自由派的吉田系人脉,而不是保守右派的岸信介人脉,日本政局仍然是保守自由派占主导,“轻军事、重经济、日美协调”的吉田路线将继续发挥影响力。总之,现在的日本保守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保守自由派在安倍下台后重新掌握了政治主导权,成为主流派,这一趋势短时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后岸田时代,保守右派的影响力将继续减弱,处于非主流派地位,日本保守政治将在保守自由派主导下继续下去。今后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保守自由派在“日美协调”政策基础上将如何继续维持外交上的稳健与平衡。

*文章原载《日本问题研究》2024 年第2期。


  FIN  点击图片链接阅读更多文章

大数据透析未来全球冲突: 哪些地区将成为新的热点?


欧洲大举布局, 中印悄然跟进: 北非成为全球能源新腹地?


“追踪美国制造业回流十余年, 我们有一大重要发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