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彩云之南:边疆地区与“中国认同”

杨斌 少数派悦读
2024-08-15

作者:杨斌,香港城市大学中文暨历史学系教授
来源:摘自《季风之北,彩云之南: 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因素》

本书已经详细考察了古代中国对那块被称作云南的土地所进行的漫长的统合过程。本书认为,云南在跨区域网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全球性及地方性的互动交流也助推云南最终被统合入中原王朝;在这一过程中,中原王朝各项制度在云南的实施以及移民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云南不但于古代中国具有重要经济贡献,于现代中国成为多族群实体贡献尤大。

综合本书,作者对以下四大议题稍加概括:全球视野下的边疆历史、循环但不断累积的历史历程、明清王朝的边疆扩张以及中国性或中国认同之形成与变化。

《季风之北,彩云之南: 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因素》

[新加坡] 杨斌  著,韩翔中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



本书通过全球视野来考察那些常常被限制在国族历史的地方往事,并尝试在全球史的脉络背景中书写地方史。全球性的互动是云南历史的特征,其中一些互动有助于中国对云南的统合。

第一,跨区域贸易经由云南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印度及中亚地区,文化交流也同时产生。云南在此网络中的角色,为我们了解古代及现代欧亚交通增加了新的内容。

第二,中原王朝首度统一云南是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驱动力并非国际贸易的利润,而是西汉寻找通往中亚军事通道的企图。长城边疆与西南边疆密切联系且彼此呼应,此等情况除汉代之外,于唐宋元明时期也再度呈现。

第三,7世纪与8世纪期间,南诏崛起并挑战唐朝与吐蕃王国,同时对中南半岛几个王国施加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朝贡体系。南诏之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唐朝和吐蕃王国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南诏也加速了唐朝与吐蕃两大帝国的衰落。

第四,最终统一云南并将其纳入中原王朝的不是别人,却是被视为蛮夷的蒙古人。蒙古征服大理国的目的是实现包围南宋的战略目标。云南成为元军进攻并占领南宋以及在中南半岛取得某些成功的跳板。从那时起,就行政管辖而言,云南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因此,云南归附于中原王朝也是欧亚大陆东部全球性权力斗争的结果。

第五,贝币制度表明云南转型受到全球影响。云南的贝币一直流通到17世纪后期,此时距离蒙古人的征服已经数百年之久。蒙古人以及后来的明朝都企图废止贝币,但由于云南与东南亚、印度洋地区之间密切的经济及贸易关系,此举收效甚微。最终阻挠印度洋海贝流向云南的,乃是大西洋奴隶贸易的急速扩张,这导致云南贝币制度的最后崩溃,促进了中原王朝在经济上对云南的融合。几乎与此同时,中原王朝的铜钱取代了贝币,这是中国制度在云南压倒印度洋习俗的象征。因此可以说,本质上,欧洲世界体系的扩张对传统中国的建构有一臂之力。

第六,18纪初日本开始控制对清朝的铜料出口,这迫使清朝不得不依赖边疆省份的铜矿—这是一项史无前例且颇具风险的计划。几乎在整个18世纪,每年约有五千吨的铜料从云南山区经长江和大运河运抵北京。因此,亚洲海洋贸易网络的变迁,对中国的“核心─边缘”结构的构建有显著的影响。

第七,19世纪末法国人和英国人创造出一个关于云南的“迷思”,那就是在他们划分了南亚、东南亚之后,不约而同地认定云南乃是他们在东亚殖民成功与否的关键。

第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云南成为中国唯一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以及后来著名的“驼峰航线”,是中国国际交通之动脉,为战时中国带来了大量物资。由于新的国际环境以及高科技的应用,西南丝路回光返照,绚烂一时。

最后,作者要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几乎在同一时期内,明朝、俄罗斯帝国以及欧洲各帝国分别向云南、西伯利亚与美洲推进,它们是否属于同一个全球性进程?在这背后,有没有一个全球性的力量存在?或者他们之间有无相关性可言?

以上诸多事件勾勒了一个全球视野下的地方史。作者认为,对于这么一幅复杂的云南历史景象,倘若仅以国族取径来分析考察,未免过于简单。毕竟,历史的诞生远远早于“国族”的诞生。


如本书所述,庄蹻的军事行动和秦朝对云南北部的部分统治,将中国因素引入了这块本来的域外之地。这可以看作中原王朝与云南的第一波互动。在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如本书所述,云南与历代中原王朝的互动是循环往复的,同时也是累积递进的。

秦朝的灭亡虽暂时终结了当时的中央政权与云南的关系,但后来匈奴的威胁以及对南越之征伐,促使汉朝将目光投射于这块看似孤立的角落。最终,西汉王朝控制了大半云南,而东汉王朝则持续南进,迫使哀牢人降服,从而基本上将今日云南之范围纳入了中原王朝统辖之下。这可以看作中原王朝与云南的第二波互动。

三国时期则见证了蜀、吴两国对南中的争夺。汉朝先前与当地土著族群之间的互动,使得强大的地方土酋在此期间开始出现,南中从而可以为蜀汉政权的频繁北伐提供各种物资与兵力。蜀汉政权对南中的统治是中原王朝与云南的第三波互动。

地方酋长如夷帅和大姓之兴起,最终造就了7世纪的南诏。南诏利用唐朝与吐蕃之间的竞争,使自己成为这个“国际”世界(当时的东亚与中亚)的第三位竞争者。南诏开始向四面八方扩张,其势力遂使多数邻近区域成为它的边疆。与此同时,传统中国文化和佛教也在南诏落地生根,南诏统治者使用汉字,创作汉语诗文,借用中原王朝的政治结构,并将怛特罗佛教(Tantric Buddhism)设为国教。这些都彰显了南诏采纳和吸收邻近文化,服膺自身利益及发展的自信、灵活与成功。南诏时期是中原王朝与云南的第四波互动,而且南诏在其中担当着非常积极的角色。

大理国时期的市马维系着中原王朝与云南之间的物质和文化联结。而后的蒙古人征服标志着中原王朝新一波的扩张。从那时起,随着明、清时代的移民之涌入,云南成为传统古代中国一部分的发展方向已经势不可挡。

上述的互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段:汉朝、南诏─大理时期、元明清时期。第一个时段是中原王朝的征服;第二个时段是云南的地方性王国兴起并挑战中原王朝;第三个时段是蒙古人征服以及传统中国的统合。这是一段循环累积的递进历程。


明清时期的边疆扩张吸引了学者颇多的关注,当然,多数人较为重视的是清朝。这可以理解,而且毋庸置疑,清朝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世界性帝国(world empire),绝不比大英帝国或俄罗斯帝国逊色。清朝在根本上奠定了现代中国的领土边界。但是,如果从文化角度看,有些关于清朝对现代中国的影响之研究则未免有些夸大。

近年来,重视清朝的中亚联结及文化因素的“新清史学派”在学术界广受关注。罗友枝(Evelyn Rawski)在美国亚洲研究学会的演讲,便代表着这样的学术努力与趋势。满人的中亚特征,在很大程度解释了他们拓展北方边疆的成就。虽然如此,清朝的北向拓展不应该被用来贬抑其南向(例如台湾以及包含云南及贵州等西南地区)的扩张,更不应该以此贬低明朝对南方边疆的统合。

的确,跟清朝相比,明朝的疆域小得多,军力也弱得多。但是,虽然就北方而言,清朝基本上为现代中国划定了边界线,但在南方却是明朝为现代中国划定了疆界。明朝三项关键性活动,是奠定现代中国南方边界的里程碑:那就是对云南和贵州的统合、15世纪初对安南的军事行动、郑成功于明清之际收复台湾。事实上,明朝虽于北方边疆采取守势,但在南方颇为进取。明朝在南方边疆推动了军屯、移民、土司改革以及税赋征收等,而这些构成了清朝进一步统合西南的历史背景。如果没有明代的成就,清朝在西南根本不可能推行改土归流。总而言之,明朝为清代中国进一步统合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如本书所述,历代中央王朝的统治促动和强化了边疆诸多族群的中国认同, 那么,这一事实之于“中国性”的意义是什么?云南的案例呼吁我们要将“中国认同”以及“中国”视为一个经历诸多转变的过程。

泛泛而言,最早的中国源起黄河流域,后来逐渐扩张至长江与珠江流域。在此长期过程中,许多地方族群及其土地也被纳入中国之内。就如长江中游的楚人、长江下游及其南方的越人,当他们被北方王国所征服时,其原来作为独立的异族文化自然就被统合入中华文明中。于是,楚人和越人便被视为中国人,不仅如此,他们更是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演变及精密化各有其贡献。因此,传统中央王朝的扩张,统合了许多地方族群及地方文化。这些地方土著群体的加入,自然会为中国认同带来新的内容,从而调整和丰富了中国认同。就是在此一历史进程中,一个中华民族的多族群“形象/实体”(image/reality)得以创造。这个进程目前依然还在继续之中。

从根本上说,本书通过全球背景考察云南,企图揭橥中国历史上有关统合、文化与族群多样性以及中国人身份的转化及形成的一种整体趋势。简而言之,本书揭示了地方的和全球的因素造就中国使之成为一个多族群融合体的过程。



“云南”一词的起源与变迁,与历代中原王朝“统合”这块区域的过程息息相关。了解云南就了解了历史性的中国。《季风之北,彩云之南》以云南之矢,射中国之的,为中国历史书写的另一种可能。


本书将云南视为一个边疆进程,从古滇、南诏、大理直到云南省,横跨二千年,在全球史的脉络背景中书写地方史,从军事、政治、经济、国际环境等方面追溯了云南历史,阐述了云南在全球跨区域网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本书是最早倡导以全球史的视野和方法来研究中国边疆与中国历史的开创性著作,荣获2004年美国历史学会古腾堡电子出版奖,《中国季刊》《东南亚研究期刊》等学术期刊一致好评。


作者杨斌,香港城市大学中文暨历史学系教授、西泠印社社员,所撰文章多见于国际著名期刊。先知书店有幸获得杨斌老师亲笔签名+钤印,数量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可一并选购作者另一部著作《人海之间: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



▍延伸阅读

季风之北,彩云之南:云南是如何形成及演变的?

历史上的“南诏”王国,是如何变成中国的一部分的?

全世界建制派都在等着他失败
秦制两千年:走不出的历史循环
米塞斯:我希望几年后在阿根廷和所有其他国家支持自由观念的人数会大大增长
抵御乌托邦诱惑的两位先知: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美好的愿望铺成的
肯尼迪遇刺60周年:一切都是“共济会”的阴谋吗?
重读索维尔:一种不盲从的“无用”的智慧
《不列颠百科全书》:辉煌时代的智慧结晶,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少数派悦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