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坚持关注人类行为对气候的影响的记者

常剑心 非虚构时间
2024-09-20

她仍在坚持关注和报道人类行为对气候带来的影响,与各界人士交谈,观察环境科学最新的发现与争议,以她兼具科学的严谨与辛辣的幽默的文字“让事实而非论战说话”,书写警醒世人的新篇章。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Elizabeth Kolbert)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因其关注环境问题的一系列报道和著作而闻名。她于2005年4月连载于《纽约客》上的报道《人类的气候》获美国科学促进会奖。以该报道为蓝本撰写的《灾异手记:人类、自然和气候变化》一书于次年出版,入选《纽约时报》书评栏目2006年度“最值得关注的100本书”。


2015年,《大灭绝时代:一部反常的自然史》获普利策奖最佳非虚构图书奖,该书也是《纽约时报》2014年度十大最佳图书之一及《卫报》百佳非虚构图书第一名,入围了2014年度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决选名单,2019年被《石板》杂志评为“过去25年中50本最佳非虚构图书”之一

早在1989年,科尔伯特就对全球变暖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契机是当年出版的比尔・麦克基本所著《自然的终结》一书,阅读这部关于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所导致的诸多悲剧的著作,引发了她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但在科尔伯特职业生涯开始的近二十年中,她并没有太多机会接触环境问题,反倒是与都市话题和政治人物打交道的时候居多。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1961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的布朗克斯区。上幼儿园时,她和家人们一起搬到了纽约州的拉奇蒙特,在那里一直生活到18岁。高中毕业后,她在耶鲁大学就读文学专业,度过了4年大学时光。1983年,她申请获得富布赖特奖学金,前往德国汉堡大学求学。在德期间,科尔伯特开始为《纽约时报》撰写文章,成为一名特约记者。她写了不少游记,有时也写在德国部署核导弹所带来的威胁。

纽约时报大厦


1984年底,科尔伯特回到纽约,入职《纽约时报》,从底层工作干起,在商业版做些复印跑腿的活儿,次年被调到都市版。又过了3年,科尔伯特得到了一个晋升的机会,被提拔为《纽约时报》阿尔巴尼分社的社长。1992年,科尔伯特离开阿尔巴尼,为《纽约时报》的国内版报道总统选举事宜,这项工作持续了5年。之后,她开始为“都市事”栏目撰写文章。


1999年后,科尔伯特跳槽去了《纽约客》,这对她来说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挑战。科尔伯特将这次转职经历比喻为“学好了法语却被派去了中国”。她花15年时间学会了“《纽约时报》的语言”,但这却并不适合《纽约客》,《纽约客》迫使她“重新学习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段经历重塑了她的写作方式。


尽管令科尔伯特名声大噪的《人类的气候》系列正是在《纽约客》上发表的,但在《纽约客》的头两年,据科尔伯特所说,“没有人真正关心环境问题”。科尔伯特延续了在《纽约时报》时的老本行,主要报道政治家的新闻,包括时任纽约州参议员的希拉里・克林顿、时任纽约市长的迈克尔・布隆伯格和前市长鲁迪・朱利安尼等,都是政坛最受瞩目的人物。这些文章后来被汇编成书《爱的先知:以及其他关于权力和轨迹的故事》,于2004年出版。


到了2001年,事情迎来了转机,科尔伯特争取到了一个在格陵兰岛研究冰核的机会,该研究能够帮助气候学家以时间为线索,追踪气候变化的过程。格陵兰岛的经历无疑让科尔伯特大开眼界,也让她深感自己身为记者肩负的责任,她深刻地认识到,“毫无疑问,全球变暖正在发生,这一物理现象确凿无疑且已达成共识,然而新闻报道并没有真正反映出这一点”。此次经历的成果便是2005年分三次在《纽约客》上刊登的《人类的气候》系列报道。以此为开端。科尔伯特开始以环保记者和科普作家的身份活动。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Elizabeth Kolbert) 


2006年,科尔伯特获美国国家科学传播奖(报纸、杂志类)、获兰南文学奖学者奖学金。2010年9月获海因茨奖,该奖用于表彰正在解决由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造成的全球变化的个人。她还因在《纽约客》的工作获美国国家杂志奖(评论和批评类),以及塞拉俱乐部颁发的大卫・R.布罗尔奖和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颁发的沃尔特・沙利文奖杰出科学新闻报道奖。2016年,她被提名为巴克内尔大学第12届珍妮特・维斯森当代文学研究员,并获迪金森学院颁发的山姆・罗斯’58与朱丽叶・沃特斯奖全球环境活动奖。2017年,获美国国家艺术与文学院颁发的布莱克-多德奖。2019年,获派尔中心公共广场故事奖。2021年3月,她入选美国国家艺术与文学院院士。


科尔伯特曾在采访中说,自己小时候常在拉奇蒙特的盐水池上滑冰,而今,那里已不再结冰。她和丈夫与三个孩子居住在马萨诸塞州西部,麻省的滑雪胜地里已无法生产人造雪,更别提自然降雪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正被短视且盲目的人们所忽略。


2006年,科尔伯特关于环境问题的第一部著作《灾异手记》出版之时,她在采访中说,世界气温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向公众宣传问题的紧迫性却异常困难,“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让全球变暖生动而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灾异手记》对气候变化进行了清醒的审视,《大灭绝时代》勾画出一场正在发生的大规模灭绝,我们每个人都身临其境。


2021年3月,科尔伯特的新作Under a White Sky: The Nature of the Future《白色天空下》(暂定译名)面世(我们将出版该书的简体中文版),她仍在坚持关注和报道人类行为对气候带来的影响,与各界人士交谈,观察环境科学最新的发现与争议,以她兼具科学的严谨与辛辣的幽默的文字“让事实而非论战说话”,书写警醒世人的新篇章。


白色天空下》英文版


正如伊丽莎白在书中结尾所写的那样,这是“一本关于人们尝试解决由人们尝试解决问题所产生的问题的书”。人类已经影响了地球的大部分陆地和海洋,致使我们面临一个史无前例的未来。我们的挑战不再只是控制自然,而是“控制对自然的控制”。

比尔·盖茨在夏季阅读书单中推荐了这本书:“伊丽莎白的写作风格轻松、易读,她的书在提醒我们:人类需要警惕自己行为产生的不可预见影响。虽然这只是故事的一半,但却是重要的一半。”


2015年第99届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

2014年全球环保话题之书

比尔•盖茨、阿尔•戈尔推荐

我们时代的《寂静的春天》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

《大灭绝时代》

作者:[美]伊丽莎白•科尔伯特

译者:叶盛


内容简介:

《纽约客》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一一亲历全球生态现场,穿插结合三百年科学认知与最新锐生态观点,为读者画出了今天世界的轮廓: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

故事有十三个。前几个故事所涉及的美洲乳齿象、大海雀还有菊石已经灭绝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远古的大灭绝及其曲折的发现过程。第二部分陈列当下的事实,在日益支离破碎的亚马孙雨林中,在迅速变暖的安第斯山坡面,在大堡礁的外围海域里。

巨变的范围是如此广大,只要在正确的指引之下,随便去哪里都能发现灭绝的现象。最后还有一个故事所讲述的灭绝差不多算是发生在我家后院——说不定,也同时发生在你家。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渐渐意识到:当前发生的这一轮大灭绝,源头就在人类自己身上。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Elizabeth Kolbert)美国知名记者、优秀科普作家,《纽约客》环境观察员和评论员。她的写作兼顾科学的严密性与辛辣的幽默感,以观察深刻、逻辑清晰、行文生动著称。曾出版《灾变手记》等文集,其社会责任感与前沿意识备受称道。2014年新作《大灭绝时代》在欧美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受媒体与学界一致好评,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堪与《寂静的春天》相提并论的重要著作。


译者:

叶盛,清华大学生物学博士,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结构生物学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负责人。作为科学松鼠会成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篇科幻小说银奖,并翻译出版了《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岩石里的头盖骨》等科普图书。

长按扫码进入译文旗舰店 

优惠购买👉


延伸阅读
用故事,进入真实 | “译文纪实”系列全书目
第六次大灭绝,正在进行中的历史
人要朝前走,最难的是克服自我欺骗
在江城,遇见初来中国的何伟
《血殇》:爱与病毒的肉搏战
爱德华·威尔逊:我们的精神目标在于丰富进化史诗
阿兰·德波顿:许多痛苦源自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
旅行,是对生活的一次小型演习

👇👇 戳“阅读原文”·进入“译文纪实”专题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非虚构时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