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9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原创‖清朝皇帝为何要遏制社会进步?

2017-03-09 陈大力 思想酷

喜欢就点击“思想酷”,打开置顶公众号功能

带您领略浩瀚无边的思想世界

徐家汇是上海繁华商业中心,明清时期是西学传播的重要据点、上海天主教文化的中心。这一切离不开一个叫徐光启的人。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原本可能在中国产生近现代科学,结果却没有,某学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女真贵族为了维持他们一小撮人的统治,始终处心积虑遏制全社会的进步......徐光启及当时其他开明派人士的一系列经济、学术的新主张、新举措,当然不可能为清王朝所采用。”您对此怎么看?今天为您推荐陈大力先生的一篇文章供您参考(思想酷原创首发。3428字,阅读约需9分钟)。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这是思想酷在原创路上继续前行的根本动力,小编在此先谢谢大家!想探讨更多真问题,酷哥欢迎朋友们在淘宝选择店铺搜索“先知书店”。想每天读到同类好文,请关注思想酷

清朝皇帝为何要遏制社会进步

文/陈大力

思想酷丨原创·首发

 

徐家汇标志性建筑:天主教堂

教科书告诉我们,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事实上,这种论调是对中华民族的自我矮化——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晚期,中国的西学东渐就已开始。

与晚清不同,晚明的这股西学风潮,并不是因为被西方征服而不得已为之,而是士大夫阶层乃至皇室积极主动所为。其中代表性人物当属徐光启,他才是近代意义上的“中国向西方寻找思想第一人”。

徐光启是政府高官,自结交欧洲天主教士以来,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一直积极译介西方经典科学著作,并进行科学实践,是一位身体力行的科学家、数学家。

当时,随着交流的日益频繁,中西方科学水平在17世纪中前期已处在同一水平(李约瑟语),无论是士大夫阶层还是中央政府,大都对西学精华敞开胸怀,予以欢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再加上中国与世界广泛的贸易往来、政治学上民本思想的发展(明末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提出了许多人本主义论点,比如反对君主专制,提高商人地位,重实践、轻理论的实用主义,等等,中国离现代文明,似乎已近在咫尺了。

然而,这一切积极的信号,都在1644年戛然而止:西学著作的译介停止,中国人与传教士的交流被限制,徐光启有关科学的建议淹没在历史洪流里……直到19世纪,当中国被列强再度打开国门,此时展现给世人的,已是一个贫穷、落后、愚昧的形象了。

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呢?历史是复杂的,我们无法客观全面地回答。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从某一角度解读某段历史。此处我们选取的角度,是自由,一种单向度的自由---朝廷对新事物的态度:对内是否容纳创新,对外如何面对开放。

徐光启及明朝晚期西学的发展

明嘉靖41年(1562年),徐光启生于松江府(今上海)。万历九年(1581年)考取秀才后在家乡教书,12年后到广东韶州继续教书。在此期间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这是他第一次结交欧洲传教士,也为他日后的事业埋下了伏笔。

这一段叙述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我们能从中得到不少信息。

首先,徐光启得以结识郭居静,是因为他来到了广东。他能够改变工作地,是因为拥有自由。

其次,当时的广东,可以说是“开放”的前沿之地,自“隆庆开关”以来,明朝解除了海禁,沿海地区可以自由对外贸易,在广东外国人并不罕见。显然,这也关乎自由。

明末广州民间贸易

另外,郭居静是天主教传教士,他得以在中国自由活动,结交中国知识分子,说明当时的中国并不限制外来宗教,换句话说就是宗教自由。后来徐光启放弃原先的佛教信仰成为天主教徒,也仅仅遭到原佛教教友的批评,而不会受到任何迫害。

由此可见,徐光启结识郭居静这一简单事件,背后就牵涉到多种自由。上述几种自由哪怕缺了一样,此事都无法达成,历史也将就此改写。

徐光启三年后又来到广州教书,再三年,前往南京看望恩师,期间结识另一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这位有名的利玛窦,成为徐光启日后事业的重要搭档。

万历32年,徐光启中进士,成为朝廷翰林院大学士。此时的他,虽然经过科举、积极参与体制,但也已向传教士学习了西方文化。翰林学士是一个可以做学问的官职,徐光启开始上疏,建议翻译西方优秀著作。他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又说“又可令后人循习晓畅,因而求进,当复更胜于今也。”

可见,徐光启认为我国应先学习西方科学,然后方可超越。换句话说,在徐光启眼中,中国的科学此时是落后于西方的。

万历皇帝批准了。得到官方支持后,他的科学事业正式开始了。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前文所言不虚——一个中国士大夫结交外邦、学习西学,不仅毫不影响在本国的仕途,而且还得到皇帝的支持,说明当时对外来文化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

徐光启首先翻译的是“欧洲数学基础”《几何原本》。在徐之前,中国并没有“几何学”,只有“形学”,“几何”作为一个词,只有“多少”的意思。比如“年几何”指“年龄多大”。直到徐光启和利玛窦翻译了《几何原本》,汉语里才有了这个概念。徐光启的贡献是中国几何学的开端。“直角”“钝角”“锐角”这些名词也都是徐光启在翻译过程中发明的。

徐光启还涉及农学、天文学、军事、水利等等,《农政全书》来源于他的农业实践,革新彼时技术,至今仍有参考价值;译介的《泰西水法》《粪壅规则》填补了当时部分水利、化肥学的空白;他结合西方历法,写了一部应用至今的历法——《崇祯历书》;他积极引进欧洲先进武器,对抗外敌,并组织人员仿造,不输原物;他引进甘薯,广泛种植,既提高了农业效率,又丰富了国人餐桌;译著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使西方哲学也进入国人的视野……

徐光启并不孤独。除了皇帝的支持,士大夫阶层中也有不少欣赏和支持者。如在翻译《几何原本》过程中,很多最高等级的官员和士大夫都参与研商,如杨廷筠、李之藻、叶向高、冯应京、曹于汴、赵可怀、祝宰伯、吴大参。其中叶向高后来做了三届内阁首辅,杨廷筠、李之藻和徐光启一样也是天主教徒。

利玛窦去世,中国官方将其厚葬于北京西郊。按当时惯例,外国人去世都要葬在澳门,唯独对利玛窦开了先河。有宦官就此询问内阁首辅叶向高,后者答:“子见从古来宾,其道德学问有一如利子者乎?如无论其它,即其译《几何原本》一书,即宜钦赐葬地。”

由此可见,当时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对外来文化是一种多么包容谦虚的态度,套用今天的概念,就是有一种“学术自由”的精神,以及对智慧和知识的崇尚!

到了崇祯朝(1627~1644),崇祯面对内忧外患,继续大力支持革故鼎新事业。徐光启曾“条陈十事”(《条议历法修正岁差疏》),向皇帝论述“数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数学在生产实践中作用”,建议国家重视数学、科学,得到崇祯大力支持,下旨批示“度数旁通,有关庶绩,一并分曹料理”。值得注意的是,徐光启在科学上的造诣并非只是跟在西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独有见解,有学者认为,他在“条陈十事”中所言是比培根在《新大西岛》中所作理想研究“更现实、弘通的知识体系的划分”。

从自由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对外国人士、文化甚至宗教都是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用现代政治语言来说,就是拥有人身自由、思想学术自由及宗教自由。没有这些自由,西学风潮刮不起来,自然也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

日本民间流传的明末“南蛮贸易情形图”

清朝时期西学及科学的没落

1644年之后,西学东渐之风戛然而止,是怎么回事呢?

这一年,明朝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推翻,开明的崇祯被迫自尽。然而李自成也没能持续多久,同年就被清军击溃。清朝取代明朝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在对西学尤其是科学的态度上,清朝的风气和明朝完全不同。

首先,由于清朝统治者是满人,为了防止汉人反抗,施行严酷的文字狱。文人稍有出言不慎就惨遭迫害。这种恐怖氛围里谈何思想和学术自由?

其次,统治者并不觉得科学有什么重要,即如康熙本人对西学颇感兴趣,也只是为了显示学识渊博,为了在汉族大臣面前炫耀,以克服作为满人的自卑心理以及显示自己统治的正当性。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道:“他通过这件事……便在其周围的贵人面前,以夸示自己的学问而得意!”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说,康熙在显露学识时,被臣下“奉承的狂喜”。学者吴伯娅在其论文中则说到“既要当科学问题的‘最高法官’,就要显示出渊博的学问。为此,康熙经常在臣僚面前炫耀自己,并以捉弄汉臣为乐。这实质上反映了一个落后的少数民族统治者的独特心理,唯恐汉人因学问而轻视满洲贵族。”

而要达到这种目的,他就要禁止其他人学到同样的知识,据当时旅清的欧洲教师张诚记载:“他(康熙帝)告诫我们不要在我们所去的衙门里翻译任何关于我们的科学的东西,而只在我们自己家里去做。”康熙的继任者们对西学甚至连本人都没有兴趣了。

康熙学习科学的目的,只为江山二字

这种环境下,科学发展的停滞在所难免。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发现,乾隆时期英国使者送给清朝的一批大炮还原封不动地存放着,从未被使用。科技的落后使清朝在列强攻击下不堪一击。要知道明朝时期欧洲列强也曾“入侵”中国,结果全都被打败了。

显而易见,统治者或是因为智慧不足,或是为了维护统治,自己不重视科学也就罢了,还禁止科学在民间传播。不管是知识阶层还是民间社会,没有言论、思想、学术等自由,当然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对外交流、发展科学文化了。

为什么是林则徐而不是徐光启

我们无意贬低林则徐的历史功绩。但在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优秀文化这件事上,显而易见,徐光启做的更早,也更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就曾把徐光启和培根做了一个比较,认为徐光启丝毫不逊色于这位英国大学者,许多方面还超过了他。

与徐光启同时期的英国哲学家培根

近现代其他一些学者如梁启超、陈乐民、李天纲等,也对徐光启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是“一位开中西交流风气之先的人”“上海文明的肇始者”“四百年来最杰出的上海人”“向西方寻找思想第一人”。

那么,我们为何普遍知道林则徐而不知徐光启?这恐怕要问我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好在,这在今天并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如今的我们,不仅可以较为自由地学习世界各国的文化、著作,还能自由地了解四百多年前那开眼看世界的前辈。

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约瑟夫·勒南说: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科学,没有真理。

我们说,没有自由,不仅不会有科学和真理,也不会有社会和文明的发展。

诚哉斯言。愿自由之花开满世界!

 没有思想自由

就没有科学,没有真理

什么才是纯正的自由主义?

推荐自由思想架

 13部推动世界前行的

自由主义传世佳作

喜欢本文请购书赞赏

汲取思想的力量


注:本文为思想酷原创首发文章,欢迎朋友们多多分享转发。思想酷目前正公开约稿,并招募优秀内容编辑和作者,欢迎您自荐或荐才,薪酬从优!交流、转载、投稿及合作,请联系微信caiyunpeng789或18910623426,酷哥在这里香茗以候!



● ● ●  

微信号:sixiangku2016









思想酷



新锐思想集散地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思想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