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星陨落,深切悼念!

新媒体工作室 井冈山大学 2022-12-16

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5月22日下午相隔五分钟相继离开人世。


13:02分,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


13: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


吴孟超先生99岁、袁隆平先生91岁。


西沉就不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我们无法抵御浪潮,但会永远记得灯塔。




袁隆平生平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
都在教科书里见过这样一幅图片
注释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经历过饥饿立志要研究出高产水稻


考大学时
袁隆平想要学农父母都不赞成袁隆平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最终说服了父母


他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学习了四年他说:
“很多人对学农有想法,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学农”



毕业后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农业科研而他也度过了自己人生中最难忘的18个年头


他见过饿殍
听过无数次“金元宝比不上两个馒头”这段经历让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专业研究出高产水稻让同胞们免受饥饿之苦


他把目光放在了杂交水稻上
他认为杂交水稻大有可为即使当时的科学家都判定这一领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因为有了天然雄性不育株的种子水稻才能进行人工杂交为了寻找它袁隆平拿着放大镜对着试验田里的万千株稻穗开始了大海捞针般的探索


特殊时期他的那些像盼孩子一样
盼出来的秧苗经常被轻而易举地被人扒光他怕看不住苗干脆把种子绑在身上,用体温催芽


无数次实验无数次失败他依然没有放弃1970年11月
在南红农场一个铁路涵洞附近的水塘边大约两百平方米的野生稻中发现了三株稻穗花药异常


袁隆平接到电报赶到三亚确认这是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当即把它命名为“野败”



“野败”的发现为后来的研究铺平了道路1973年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他正式对外宣布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我要从“90后”一直搞到“百零后”


袁隆平对很多人讲过他的两个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正是为了这两个“梦”袁隆平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历经半个世纪水稻研究成为稻田的忠实守望者


30多次赴国际水稻所
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10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5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培训了来自40多个发展中国家约2000名政府官员和农技专家……



为表彰他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世界许多国家都为他颁发奖项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他为
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
还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尽管已经90多岁了他依然在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湖南省农科院
在袁隆平住宅旁安排了一块试验田这块田从设立起就是他的“心病”每天起床
第一件事就是下田
获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那天他只知道衡阳12亩试验田正处于对花时期他立即赶过去在现场袁隆平拿着水稻说“开花开得好好。”


年轻人亲切地称他为”90后梗王”上班不打卡,下田最快乐爱好——自由,特长——散漫修改学生论文大倒苦水不爱出名有“偶像包袱”
他曾勉励青年“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

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


一穷二白时他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名满天下时他却淡泊名利只爱守望稻田


如今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


吴孟超生平


据央视新闻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从医70多年,培养260多名研究生,救治1.6万个肝胆疾病患者


2019年1月14日,97岁吴孟超院士宣布退休。


“从医70多年,我培养研究生260多名,主刀和参与救治了近1.6万个肝胆疾病患者,履行了一个老师和医生的职责。”在院士退休仪式,吴孟超如此总结自己的一生。


退休前,吴孟超仍坚持站在肝癌诊疗的一线和手术台上,以高龄完成手术的照片每年见报。全国肝胆外科的专家和医生中,八成以上都是他的学生。



与“吴孟超”三个字相连的,是一连串的“第一”——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型标本,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肝癌切除手术年龄最小,肝癌患者术后最长存活达45年。


这位被业界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医生,是中国肝胆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创建者。


“将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


1943年,吴孟超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三年后,著名外科医生裘法祖从德国留学归来任教。但吴孟超自述,直到自己当住院医生时,才有机会近距离地跟着裘教授查房,听他讲课,看他手术,“实际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真正成为他的学生。”



当吴孟超开始转为主治医师开始独立工作时,从德国留学归来的著名外科医生裘法祖建议他:中国的肝胆外科还是一片空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根据中国卫生部发表的数据,中国每年有35-40万的肝癌新发病例,占全世界肝癌病患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80%以上都有乙肝病史,这些乙肝患者占全球乙肝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然而,因为肝脏中丰富的血管,长期以来,那里都是外科手术的禁区。


吴孟超选择了肝胆外科,并许下豪言壮语,要“将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这一坚持,就是60余年的时光。


他曾向人解释,“因为中国也是肝病大国,死亡率很高。那个时候,肝脏没人敢开。所以我就攻肝脏,做标本研究,然后慢慢做临床,以后建立起来了肝胆外科。


一部1960年代的纪录片曾记录了60年前那段往事:为了“身患肝病的阶级兄弟”,由吴孟超、张晓华和胡宏楷组成的一个三人小组“向肝脏进军”。


当时,为了更好地了解肝的解剖结构,吴孟超小组将溶解了赛璐璐的丙酮灌入肝脏,蚀掉肝表面组织后,做成了珊瑚礁状的肝脏血管构架标本,那是中国的医生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肝脏内的血管分布。



年过九旬仍坚守手术台,“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


因常年握止血钳,吴老的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曲,可是上了手术台,不仅手不抖,站上一个多小时也没问题。


2018年,96岁的吴孟超被邀请走上《朗读者》的舞台。主持人董卿几度哽咽,读出了护士长写给吴孟超的信:“很多人看到您是个传奇,但只有我看到过手术后躺在椅子上的您,胸前的手术衣都湿透了,两只胳膊支在扶手上,掌心朝上的双手在微微颤抖……”



吴孟超的手术奇迹开始于1960年。那是中国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突破了肝脏的禁区。更早前,吴孟超发明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使得肝脏手术可以在常温下从容进行。


不久,吴孟超又成功地对血管丰富的中肝叶进行了切除手术,闯入了“禁区中的禁区”,成为肝脏外科的一大突破。


1975 年,吴孟超成功地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重达18公斤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并发明了捆扎治疗血管瘤的新方法,使外科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成功率达到 100%。


这样的奇迹还有许多,吴孟超70余年的从医生涯里,整整包揽了30项重大医学创新。


“一个好的外科医生,需要对器官的解剖、病理和生理都有很好的了解。”吴孟超说,要知道哪里有大血管,知道要切除病灶该从哪里下刀,还要知晓疾病的发生发展。他们要会诊断,能准确判断是否需要外科手术,准确制定治疗方案,对不需手术的患者不会建议手术,而对需要手术的患者,又能上手术台。



从肝胆外科三人小组,到组建国家肝癌科学中心


从医70余年,吴孟超主刀和参与救治了近1.6万个肝胆患者。手术台外,吴孟超作为医生对患者的耐心更甚。


熟悉他的人介绍,吴老的问诊常常很细致,半个多小时是家常便饭;查房时总会随手替患者拉上屏风,检查完后又顺手掖好被角,再弯腰把患者的鞋子摆整齐;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为医者要替患者做好成本把关,让患者看得起病,用得起药;有时还会对一些病例的肝移植发表不同看法,觉得有些患者值得更善意、更以人为本的治疗方案……


自从1956年的“向肝脏进军”三人小组的摸索阶段,直到如今,吴孟超团队已令中国肝脏外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成立了世界最大的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和国家肝癌科学中心。


近年来,吴孟超一直强调做基础研究,“光搞临床,只是个开刀家,没什么了不起,开刀只能治一个患者,基础研究是解决整个疾病问题的最终方法。”



我们将记得吴院士所说:“孩子们,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一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当你们帮助别人时,请记得医药是有时穷尽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


袁老,吴老

一路走好


来源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

责任编辑:郭伟清 田洲钱

总编辑:李裕福

井冈山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工作室
-新浪微博:@井冈山大学;抖音:井冈山大学 -QQ空间:215621975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