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

话说佛山
2024-08-31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又到一年端午时。

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承袭了中华民族的农耕基因,浸染了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更抒发着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怀。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端午节形成了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挂香囊等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与大众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成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也接近“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时间节点与节日刚好“撞了个满怀”。就让我们在端午之时,一起品味传统节日的时代内涵,激活蕴藏在传统佳节中的文化基因。

时与世易、俗与世变,但硬核的精神内涵始终存在。端午囊括了中华民族最为传统的节日物语,赓续着祖祖辈辈薪火相传下来的文化方式,却能和当今的生活新风尚产生密切的关联:天然绿色的粽叶可以被反复使用,利于降解的特性使它不会成为大自然的负担;赛龙舟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正是全民健身的良好载体;洒雄黄、采菖蒲、挂艾叶等习俗的本质是灭虫消毒,符合“环保无残留”的健康生活理念。端午节有着中国人流传千年的衣食风俗、生活方式和文化记忆,依然能在今天 “活起来”“火下去”,并和人民群众达成了共建“美好生活”的默契。这种“美美与共”的文化遗产,不妨“多多益善”。


端午节,激越起报国情怀的英雄之气。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旋律。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因秦军攻破楚都悲愤交加,写下绝笔《怀沙》后投身汨罗江,殉国警醒世人。为忧愤国家的前途命运而不惜以死抗争,甚至“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样的情怀,这样的志士,当然值得这个国家的人民怀念。“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屈原和忠贞品格和爱国气节几千年来始终存活于人民心中,至今仍富于强烈的精神感召力。屈原在一生坎坷与痛苦中孕育的优秀诗篇饱含了诗人赤诚的爱国心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他的爱国精神诠释着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凝聚力,自古就有的爱国情操。过端午节,就要厚植华夏儿女共同家国情怀,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端午节,升腾起爱国为民的志士之气。屈原既是伟大的“爱国诗人”,更是伟大的“爱民诗人”。爱国的内核在爱民,爱国的目的在爱民。屈原在当政时就非常关注民生,当他被流放以后,在民间看到了楚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就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他对于芸芸众生的同情与哀叹。屈原一生一心为民、体恤苍生,他诗作中的爱民、忧民之思,时隔千年,依然能够引起今人的共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正是由于他忧国忧民之心的深切,赢得了百姓的仰慕与热爱,赢得了人们对他长久的思念。“哀民生之多艰”,正是其诗歌的精魂,也是端午节永不过时的话题。党员干部要富有民生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端午节,推崇着高尚品格的修为之气。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操守,特别看重的是重气节,淡名利,洁身自好,不入俗流,即古人所讲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屈原的一生都在坚守自已的操守,甚至为此不惜献出生命。屈原不愿随波逐流,他怀沙投江,践行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的生命诺言。他的一生都在坚持着独立不迁、高尚洁白的人格精神,他以决绝的态度表明自己矢志不移的人格追求。他的忠诚坚贞和道德坚持,是他自身的一种清醒、理智的自觉选择。“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达了屈原为追求家国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不怕千难万险、纵死也无悔的忠贞情怀,表达了坚持理想、为实现目标而奋斗不息直至牺牲生命亦无怨无悔的心志。

端午节,茁壮着上下求索的探究之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一生,不管是在家国大事上,还是在文学探究上,始终在不断地求索。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和“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给后世作出了示范。纪念屈原,既是纪念其在精神上的巨大贡献,更是在纪念其一生对于国家的执着与爱国的求索,这是古代的屈原给予现代的我们的启示。

“千秋忠义骨飘香,端午时节共一殇。”在千年赓续里,品读端午节的家国情怀。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都是时光和人民共同打磨的产物。当我们把所有端午文化要素都集中于一点时,一个伟大人物的形象将再次清晰起来。他,就是屈原。一个人与一个节日关系如此之紧密,只因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他身上所承袭的纤纤一脉,乃是中华民族念兹在兹的家国情怀。忠君忧民之情、救国济世之策、强国复兴之梦……铭记这一份家国情怀的厚重,是民间百姓赋予端午节高规格仪式的意义所在,也是“无韵之离骚”能够响彻千年的原因所在。再读屈原这一民族史诗中的伟大名字,端午就此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在万物并秀中,体会端午节的绿色理念。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脉络,始终随着农耕文化而兴盛,于是也有了对自然“敬若天时”的虔诚心态。这使得传统节日有非同一般的绿色维度。从摘粽叶到挂艾草,从采菖蒲到沐兰汤……在端午的节日语境里,我们总能看到时令节气与自然植物的融汇,细微之间映射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之心,亦能看到“天地之间有大美”的生动落脚。端午时节是蚊虫滋生之时,古人用洒雄黄防治害虫、杀菌消毒,这种东方智慧,恰是“少一点化学制品,少一些污染排放”的现代人之诉求。绿色理念的流行,代表了这个时期的人心所向。在端午的美好时光里,我们看到山水之间的“草木蔓发”,也望见传统文化的“美美与共”。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在飞舸破潮上,感受端午节的拼搏精神。中华文化的“根”不仅是留在博物馆和书本里,更是活跃于苍茫天地之中、熙攘人群之间。作为端午佳节必不可少的“名场面”,龙舟竞技始终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彰显出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不一样的精气神:划桨船手的全力冲刺,岸上观众的锣鼓喧天,竞技龙舟的你追我赶——呐喊与号子的此起彼伏,汗水和江水的交织辉映,都让端午赛龙舟化作一种奋勇争先的精神图腾。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在乘风破浪之处感悟最朴实的人生哲理,端午正是赋予了这样的生动场景。顽强拼搏、百折不挠、一往无前……龙舟竞技所散发出来的拼搏精神,让端午这一传统节日的内涵更显励志。

传统佳节有着自己的打开方式,如果只是浅尝辄止般掠过,又怎能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端午节那份深厚的文化自信。用心用情,读懂端午节里所蕴藏的文化自信,我们就能掌握到叩门而入的“密码”。吃粽子、划龙船、包香囊——当过端午的节日场景早已定格成一个个的经典瞬间,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如何让他们在蒸蒸日上的幸福年代里,依然葆有生生不息的动力,这是一个在“本来”之上开辟“未来”的时代命题。我们不妨从端午节里寻找启示,而这不正是“上下而求索”吗?(韦丰)


1276年,南宋德祐二年,文天祥以右丞相之职,奉命出使,与元议和,试图挽救风雨飘摇中笙歌燕舞的宋王朝。


元朝丞相伯颜,居高临下,态度不可一世。


文天祥针锋相对,当面痛斥,毫不退让。


伯颜恼羞成怒,下令扣留文天祥一行,全数押解元大都燕京。


北行至镇江,文天祥逮住夜防空挡,侥幸逃脱。


但不久,谣言四起,反说文天祥是元朝派来劝降的。


数番死里逃生,又遭谣言中伤,文天祥心力交瘁。


是时,恰逢这一年五月初五端午,他奋笔写下《端午即事》,剖明心志: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那一刻,他想起了1600年前的屈原,无限怀念、深度共鸣。


是啊,为国尽忠者,现已苍苍白发,想要从灵钧(即屈原)处寻获慰藉,可惜三湘远隔千里之外。


那一刻,他俩心心相印,隔着生死,灵魂融为一体。



文天祥塑像


也许,屈原自己都没想到,当他义无反顾决绝沉向汨罗江心时,他会为华夏子孙,遗留一个千年不变的节日——端午节。



上下五千年,一人代表一节,传承不灭并与之合体,历史仅此一例。


人们总是不厌其烦,传颂他的精神,讲述他的故事。


这是为何?


无非是,因为他浓烈的家国情怀——这也正是端午的“节魂”。


在披挂出征、主导变法、纵横外交等各种努力后,屈原终发觉,腐朽糜烂的楚国,早已摇摇欲坠。


而他,因奸佞的谗言见疏,左徒、三闾大夫(相当于副总理)官职先后被免,并被放逐江南,长达16载。


在烟雨莽莽的江南,他空余爱国之心,难觅报国之门。


他的悲愤,只好化作滔滔文思,传下不世名篇《离骚》《天问》《九歌》。


面对歧路曲折,他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楚国沉沦,他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面对民众苦难,他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面对千难万险,他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个曾被救国使命耽误了的大诗人,开创了辞赋先河,被后世誉为“中华诗祖”“诗魂”。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日,秦军攻破楚国都,极度苦闷、完全绝望、心如刀割的屈原,愤然自沉汨罗江,时年62岁。




听闻屈原以身殉国,附近的老百姓,纷纷赶来营救。


真身何处,魂归何方?楚人悲愤、哀伤。


有渔夫若干,划船来回穿梭打捞。有渔夫,担心鱼虾蟹吞食屈原真身,于是将饭团投入江中。


更有老医师,端来雄黄酒倾倒入江,试图药晕蛟龙,使其不能伤屈原。


而这些,逐渐演变成为端午节“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



屈原以死明志,知其不可而为,冀望用自己的死,唤醒楚人的血性,激励楚人的抗争,鼓舞沉沦的人心。


但他的死,终究没能打动末日狂欢的楚国王室贵族。


55年后,秦灭楚。


他打动的,只是千千万万的百姓。


千载以下,朝代更迭,世移俗易,但那些纪念从未间断,关于歌颂、仰望、祭奠的千古传唱,从未停歇。


无私无畏、忧国爱民、拼死抗争、舍生取义的屈原精神,经受历史长河的淘洗冲刷,彪炳千秋,愈加璀璨。


就像那颗心形的粽子,粽叶青、糯米白,一青一白间,寄托了人民心灵深处的无限敬仰、思念和希冀!



武汉东湖屈原雕像与行吟阁


而文天祥,和屈原的精神交集远不止一次。


他的一生,似乎就是屈原精神的再次悲情演绎。


据考,他生于五月初二,注定一生与端午结缘,流传下来的端午言志诗亦多达6首。


1256年,年仅20岁的文天祥,以一篇万字雄文,被宋廷取为状元。


1274年,宋廷危在旦夕,召令天下勤王。


时任江南西路提刑(相当于厅级)的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兵万余,进卫京师。


朋友制止他,说元军三路南下,这万余乌合之众,无疑以卵击石。


他回答:“国家如今危急,却没有一人一骑入京,我深感遗憾。之所以自不量力,以身殉国,是希望振奋天下忠义之心啊。”


原来因此,才振臂一呼。正如他的《端午感兴》所言: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他深深痛恨的,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不久,战败。


但他矢志不渝,辗转东南,在赣州、在福州、在漳州、在南岭,千里苦战,九死一生,试图扶大厦于将倾。


这期间,他的母亲及唯一的儿子先后死去。


此时心境,恰如他另一首《端午感兴》: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风雨飘摇,天涯渺茫,故都何在,家国何在?


1278年冬12月,因为叛逆泄密,文天祥在潮州被擒。


不久,押解至潮阳。


元军许以丞相之位招降,文天祥掏出一首诗,权当作答。


这便是名垂千古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刚一被抓,文天祥便要死节,他毫无迟疑,吞食了一把龙脑,不知为何,只是昏迷。


这时,活着对他来说就是一场劫难,偏偏想死亦变得不可。


在押往燕京途中,他绝食八日,依然未能死去。


最终在燕京,经受了长达4年的囚徒栖遑。


其时,忽必烈正极力搜罗人才,而臣下举荐:“南宋人中,没有比得上文天祥的。”


于是,分期、分批、反复的劝诱劝降,成了家常便饭。


甚至,被俘归顺的宋恭帝来劝降,忽必烈也亲自到牢房招降。


文天祥始终不为所动,将劝降者一一骂回,并说:“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身陷囹圄的4年,他更加怀念屈原。每逢端午,都要写诗明志。


其中一首叫《端午初度》,有几句是:


死所初何怨,生朝只自知。

楚囚一杯水,胜似九霞户。


楚囚的他,心境如明月。另一首《端午》,他说: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此刻,孤苦伶仃的他,只剩下死亡这一武器。


1283年,文天祥走上刑场,面南三跪后,引颈就义,终年47岁。


忽必烈很是舍不得,惋惜道:“好男子,不为吾用,杀之诚可惜也!”


妻子在收拾他遗体时,于衣带中发现遗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虽走,屈原精神却依旧薪火相传。


多难兴邦。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不灭,四大古国独有华夏存留,或许,原因就在这一人、一节、一精神里。


1647年,组织抗清义军屡败屡战的陈子龙不幸被俘,铮铮铁骨坚贞不屈,拒绝招降。


同年五月十三,端午不久,在被押往南京途中,突然跳入松江而死。


他也有一首端午诗《五日》,其中写道: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岁岁端阳,今又端阳,盛夏粽艾分外香。


今天,2300年后,端午成为法定假日,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试问,当我们兴高采烈过节时,真的传承了端午节真谛吗?


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粽子,观着热闹闹的赛龙舟,品着雄黄酒祈祷一年的安康,而端午节,就只有这些吗?


不是的。


端午节,是有节魂的,有根有祖,有源有宗——那就是,亿万华夏子孙的浓烈家国情怀!


我们常说不忘初心,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的初心。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让节魂归位,让精神不灭,让本色不改,让正气长存,这才是我们过端午节的真正要义。


毛泽东曾说:“屈原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不朽的,更是一种精神;见证的,更是一种传承。


我们彼此祝福端午安康,既是身体上的安康,也是心理上的安康,更是民族气节、人间正气的安康。


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正气浩然,这是大安康。


有了大安康,方有小安康。


此所谓:屈原不死,端午不死!


作 者:景桥先生


  相关链接


佛山端午观龙大列表

疫情无惧龙船起

回顾1981年西樵山半山“扒龙舟”老照片

千灯湖飞热气球扒龙舟

叠滘龙船去到千灯湖玩漂移

己亥端午 佛山扒龙船 处处龙鼓响!

端午可以出省游吗?

端午可以说快乐

己亥端午 佛山扒龙船 处处龙鼓响!

古人雲说实难言,千裏冰封莫外传:和园《龙舟赋》当佛山人个个文盲么?

“龙舟漂移之乡”佛山南海叠滘改造全方位解读

叠滘东风村猛男们正午密谋龙舟大计

叠滘情·龙舟魂丨他们用50支桨传承水道漂移

黄岐大桥一女子跳珠江 幸被龙舟队救起

龙舟遇上龙舟水

视频【碧水蓝天 龙腾张槎】张槎街道举办2014龙舟赛

端午,最文化的节日

五月五过端午,祝您端午安康

叠滘漂移观看最全攻略!盐步老龙出发“探亲”!南海端午活动超级多!

端午睇龙船,漂移看叠滘!(最全叠滘龙船弯道竞速赛攻略在此)

【塘溪蓝天映碧水,丽日端午艳龙游】

广州这条154岁老龙船,换代了!来看它的新容貌

叠水小镇龙船漂移惊艳亮相南海千灯湖

央视独家!世界唯一龙船漂移纪录片震撼上线!

龙船花开满禅城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话说佛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