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2年第12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3-10-24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隐私的层级结构与伦理向度 




摘要:由于数字信息社会提供的历史性机遇,隐私概念已经跃升为当今伦理界不得不应对的一个研究对象。隐私作为当事人的主体性符号,构成了人之自由的本质性的前提条件,属于人性中最核心的价值,是人权中的重要构件,作为人类文化与社会文明的遗产,在国际人权宣言、人权公约以及法治国家的宪法中获得了法律固化的地位。然而,伦理学研究从总体上看并没有与此及时对接。隐私问题上的“伦理滞后”,不仅会影响到人们对隐私文明意识的健康塑造,而且也会造成司法实践中隐私概念内涵理解上的歧义性和过于粗泛的解释空间。应以现代性社会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重大区分为出发点来把握隐私概念的内涵,依据客观与主观两个标准对隐私内容做出判断,除了从领域角度把隐私划分为“空间”“信息”和“决断”三类之外,还更应从程度角度解析隐私的浅层与深层、相对与绝对的内容之别,特别是绝对隐私的特征以及应当获得国家最高强度的保护的理据。一种新型的“保障对信息技术系统之可信性与完整性的基本权利”的落实,公民对国家的数据处理行为的信任,是国家在数字社会中真正实现对个人信息隐私保障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隐私;私密性;伦理;空间;信息;决断

作者:甘绍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当代方法论诠释学对“Auslegung”概念的廓清与重塑——兼论贝蒂、赫施与伽达默尔之争




摘要:“Auslegung”属于诠释学的核心概念,汉语学界有“解释”和“阐释”不同译名。从现代诠释学创立及至当代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发生了演变,形成“客观义”和“延伸义”两种截然不同的旨趣。当代方法论诠释学的集大成者贝蒂,致力于廓清“Auslegung”概念的复杂性,重塑其内涵和外延,捍卫解释的客观性要求,使之区别于“思辨的赋义”(spekulative Deutung)。深入考察这一概念的演历、当代方法论诠释学的重塑,及其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之争,对于处理诠释学发展中的种种分歧、汉语学界的不同理解以及译名争议,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解释/阐释;赋义;含义的同一性

作者:牛文君,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诠释学研究所、华东师大-耶拿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副教授(上海200241)。





论“维特根斯坦式的实用主义”
——基于新实用主义的视角




摘要:围绕维特根斯坦哲学与实用主义之间的思想关联这一重要论题,一些新实用主义者将维氏直接列入实用主义阵营,这种做法招致了诸多反驳。即便从实用主义视角出发来讨论,也不能将维氏直接理解为一名实用主义者。维氏不能在任何意义上被视为一名古典实用主义者,但我们可以在新实用主义的语境中来理解他,并提出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实用主义”(而非“维特根斯坦的实用主义”)。这种版本的实用主义体现了新实用主义真实地承袭了维氏关于语言游戏、遵守规则、意义理论等方面的洞察,从而,维氏在实用主义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这种表述也暗示着,新实用主义者在具体发展维氏思想时,或多或少背离了维氏原意。在此意义上,实用主义者在将维氏列为自己思想同侪时,需持审慎的态度,不能混淆对维氏的实用主义式解读和维氏思想本身。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实用主义;实践;规则

作者:周靖,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20023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规律新论




摘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规律是由一系列规律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包括以制度变迁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家协调和建构市场的规律以及社会剩余价值规律。前两种规律是关于国家经济行为的规律,后一种规律则是关于市场机制的规律。以制度变迁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解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它强调,只有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国家协调和建构市场的规律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化形态。社会剩余价值规律从企业的目标和行为模式出发,解释了竞争性市场的动态效率,说明了市场何以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剩余价值规律的充分发展以前述两种规律为前提,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前述两种规律的实现形式。

关键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家协调和建构市场的规律;社会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作者:孟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四种市场结构资源配置的优劣比较
——自由竞争最优是一个错误的神话




摘要:自由竞争的产量最大与价格最低而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是新古典经济学以合成谬误方法得到的一个错误结论。静态方面,产量(价格)与市场势力程度成正比(反比),即自由竞争的产量最低而价格最高,垄断产量最高而价格最低。由于行业与厂商间资源配置的约束条件完全不同,行业均衡与厂商最优不能兼容,因此使得自由竞争成为运行最不稳定从而最劣的市场结构,垄断稳定而最优。动态方面,自由竞争同样是一种最不利于技术进步的市场结构,垄断也因阻碍技术进步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寡头垄断及与其接近的垄断竞争则成为最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改进的资源配置方式。

关键词:自由竞争;资源配置;垄断;竞争;市场势力

作者:杨文进,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江杭州310018)。





解构与转型:
中国产业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摘要:中国产业政策有其特殊的制度背景,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为理解大国治理背景下的中国产业政策提供了独特视角。中国产业政策可以分为“纵向指令”和“横向竞争”两大模式,前者是中央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政府指令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落实中央政策,后者是地方政府为促进本地区产业发展而出台相关政策或对中央产业政策层层加码以制造“政策洼地”,这也使产业政策具有独特的“央地非一致性”以及“地方竞争性”两大特征。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政策转型方向是中央主导型,即在保证中央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高度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充分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基础上,注重形成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纵向均衡机制,在产业政策的制定机制、落实和执行机制、导向以及区域体系等方面进行重构。中央主导型产业政策的关键着力点在于:由中央政府选择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予以政策性扶持,地方政府以不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基本行为准则,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托,以更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支持方式来替代财政补贴等传统产业政策手段,成立产业政策协调委员会加强产业政策实施中的协调。

关键词:产业政策;中央主导;地方竞争

作者:江静,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0093);张冰瑶,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3)。





论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关系




摘要:为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创新发展,有必要从认知理性的变迁、认知方式的关系与认知功能的融合这三个维度,重新评估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在人们认识政治过程中的作用与关系。从认知理性变迁的维度看,政治学经历了一个从形成古典原型到当代语境中的再反思的认知理性非线性变迁历程,需要在“协合”与“共存”而不是“对立”与“替代”的思维中,重新评估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在未来政治学发展图景中的地位与关系。从认知方式的维度看,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区分既是必要的,也是相对的。两者各有其特点和局限,而政治学的困境有望在价值取向与科学取向的融会贯通中得以消解。从认知功能的融合维度看,有必要全面客观地看待政治学研究从哲学时代向科学时代的转变,实现本土化的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在认识−解释−解决中国问题上的融合与统一。

关键词:政治哲学;政治科学;认知理性;认知方式;认知功能

作者:王炳权,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论作为道德基础的社会正义




摘要:社会正义是道德的基础。道德和精神文明繁荣的社会一定是正义充溢荡漾的社会。而社会正义的缺失,必然会引发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危机。促进社会的道德和精神文明,必须高扬正义的旗帜。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和人类的永恒追求。一切道德都要体现正义并以正义为基础。正义是衡量现代道德的基本尺度。违背正义的道德是伪道德。不以正义为基础,道德就会失去依据,正义和邪恶将不再重要。没有正义,中国的历史就永远只会在成功和失败的历史周期律中循环。

关键词:道德基础;正义;历史循环

作者:蒋德海,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上海201620)。





法之规范性的社会基础:
法哲学视阈中的哈贝马斯与福柯之争




摘要:法之规范性的基础和来源一直是法哲学的核心问题,从社会理论出发可以对这一问题展开新的探索。哈贝马斯与福柯对此有着不同的解读。哈贝马斯试图用交往理性观来重建现代社会,主张法律虽然可变,但是必须来自以道德普遍性原则为基础的商谈民主程序;而福柯则否认作为现代社会之根基的“主体”和“理性”等概念,认为它们都是在特定情境下被微观权力所塑造,因而法之规范性基础也是暂时的、情境的、流动的。他们的争议某种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普遍主义与情境主义的对话。综合视角的社会—法律理论建构应该兼顾两者,在“薄”的普遍性基础上寻求具体社会实践的规范意义。

关键词:哈贝马斯;福柯;规范性基础;法哲学

作者:杨帆,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学院副教授(吉林长春130012)。





从为民治吏到行政为民:
在中国发现行政法理




摘要:在中国发现行政法理是指从内在理路而不是外在外围,来看待中国行政法治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深入求解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的法理内核。在中国发现行政法理的需求和动力来自政府治理法治化的时代进程、人民对美好公共生活的向往以及行政法理生成演化的内在规律。在中国发现行政法理既要遵循发现与提炼法理的一般方法,也存在传承传统行政法律文化精髓、反省近代行政法制历程得失和阐释当代依法行政实践创新的三重进路。从传统固有行政法理到近代转型行政法理,再到当代改革行政法理,中国行政法理的基本演化线索是遵循人民至上的法治发展准则,实现从为民治吏到行政为民的行政法理时代升华。

关键词:行政法理;为民治吏;法治国;行政为民;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

作者:吴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江苏南京210023)。





现代化、文明认同与中国消费文明的演化




摘要:消费文化全球化文献讨论了文化本地化的现象,但尚未解决全球本地化如何发生这一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一个文明如何处理与其他文明的关系中,存在不同的模式。其中一种是文明认同延续模式,它导致了全球本地化,避免非西方社会在全球化过程中陷入西方化。文明延续机制把所属文明的基本框架当作框架性认同,并以此来处理与其他文明的关系。通过这种机制,非西方国家既参与了全球化过程,吸纳了西方的现代化元素,同时又保留和延续了自身文明认同的基本框架。通过对中国消费文明变迁的研究,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文明演化机制,从文明认同的视角对全球本地化如何发生这一问题作出回应。

关键词:文明认同;框架性认同;元素性认同;消费文明;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王宁,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1189),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乡村非就业收入与中国式
乡村现代化的未来可能图景




摘要:尽管有关研究关注地租、利息、房租、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服务等等,但是对非就业收入的总体性研究却相对缺乏。这里从共同富裕、社会福利、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等多元视角来探讨乡村非就业收入的构成以及形成原因,尤其放在城乡关系中来思考其地位、作用以及对乡村未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中非就业收入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财产性收入少是城乡收入差距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城乡非就业收入中,财政转移性收入差距相对小一些,表明最近几年国家向乡村增大了财政转移力度;社会福利的城乡差距依然很大,是构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方面之一。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非就业收入增加有助于提高村民的就业稳定感、生活确定感。据此可发现,从缩小城乡差别、共同富裕、社会公平等角度来看,为村民获得更多的非就业收入,与增加他们的就业收入一样,是通过乡村振兴来构建未来乡村的一个可能图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非就业收入;社会福利;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未来乡村

作者:王春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当代文学的民族形式建构与世界视野论纲




摘要:如何在历史性的世界局势中重新考察1940—80年代当代文学的发展变迁及其塑造民族形式的基本方式?通过重新界定当代文学、文学性、民族形式、世界(文学)等四个基本概念,当代文学可视为当代中国的一种自我表述实践方式。依据冷战格局中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构、第三世界国家主体性塑造和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的变化,1940—80年代的中国当代文学呈现为全国化、苏联化、中国化、第三世界化、西方化等五个时段。从主导性文学规范和文学创作实践的角度看,这五个不同时期的民族形式建构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这样一种立足当代性视野重构文学史图景的尝试,打破了一些既有的思维定式和研究框架,呈现当代文学如何在历史性与实践性的辩证关系中塑造文化主体性的具体方式,或可为思考21世纪中国文学问题提供历史借鉴和参照。

关键词:当代文学;民族形式;世界局势;文学规范;冷战结构

作者:贺桂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100871)。





图像如何“为史”
——《无双谱》中图画再现与图饰评点




摘要:自晚明以来,书籍插图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两个维度上不断拓展潜能。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刊刻的历史人物图录《无双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刊刻者金古良兼具诗人和画家的双重身份,受到“诗史”观念的启发,他提出“画亦可为史”。《无双谱》中的“画”包括“再现的图画”与“装饰的图案”两种,前者以其写实功能记录“史实”,后者以其象征意义传达“褒贬”。在这部书中,图像与诗歌互相策应、彼此激发,共同服务于“为史”的目的,并呈现出诗画关系的新模式。采用视觉与社会分析相结合的框架考察《无双谱》,更能剖析文学传统、视觉文化、政治环境等因素如何交织并渗透进一部书籍的打造中。《无双谱》与其他插图书籍一样,都是社会建构(socially constructed)的视觉产品,它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诞生,也建构着社会文化;它是观念驱动的产物,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观念。

关键词:《无双谱》;诗史;视觉文化;装饰

作者:李晓愚,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0008)。





《周礼》“官属法”新说




摘要:“官属法”为《周礼》治理官府的“大宰八法”之首。关于“官属法”问题的研究,孙诒让之后少有突破。“官属法”的实质即王朝职官配置法,可细分为职官岗位配置法,岗位人员配置法,岗位人员职级配置法。“官属”分类,是分析《周礼》经文的重要工具之一。将王朝所有官员分别归口于治、教、礼、政、刑、事六职,此为“通属”。为六官首长配置二级管理机构,此为“直属”。二级机构中同行业诸官以爵高者为领头人,此为“类属”。为每个官府配置属员,此为“府属”。

关键词:周礼;官属;配置法

作者:丁进,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聘教授(湖南长沙410012)。





知识、信仰与政治文化:
中古时代东西方关于极光的书写




摘要:将中国古代极光记录重置于祯祥灾异的语境下考察,并通过东西方比较的视角来探讨极光的历史书写所映照的知识−信仰体系和政治文化。在全面梳理中古时代极光相关文本与图像史料的基础上,反思了界定极光的标准问题,进而厘清汉代以来极光书写模式及其成立、衍变的发展脉络,揭示中国传统极光书写可以概括为天象灾异−政治事件关联模式,其政治文化特质是基于阴阳灾异、谶纬数术理论,并为朝鲜、日本所模仿和承袭,体现了相同的灾异观念和政治合法性建构模式,显示了“东亚灾异文化圈”的存在。对同一极光现象的东西方书写异同的分析表明,尽管前现代欧洲的极光记录,同样与战争和疫病相关联,但与东亚世界所共享的建立于阴阳五行的知识内核、信仰体系与政治秩序之上的“交织结构”迥然不同,而东亚历史书写对灾异征应指向解释的歧异,则有助于理解灾异文化和政治运作在各自风土中的同构而异相。

关键词:极光;灾异;历史书写;政治文化;世界图像

作者:余欣,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浙江杭州310058)。





契丹早期历史再讨论




摘要:近几年来对元修《辽史》的史源学探讨,把我们对《辽史》中各种相关记载的辨析与释读提高到一个全新认识层面。据此把后来称为“迭剌/律”的辽宗室所在部落关于自身的历史记忆,与活动在他们以南、自北魏起始的中原王朝正史记录中契丹人“基本核心”的史迹重加整合,从而揭示出:契丹部在7世纪中叶已攘夺奚人位于潢水流域的衙帐;辽皇室所在部是以奚人乙室活附属部落的身份,于8世纪中叶加入契丹主体的政治军事活动里去的;契丹遥辇部在大贺氏时代曾移牧老哈河,故该河在辽代记忆中又因遥辇之名而称北也里没里;而辽宗室所在部则因于9世纪下半叶驻牧东遥里水,遂以地为号而名迭剌。

关键词:辽河−老花母林;迭剌;《辽史》文本考证

作者:姚大力,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上海200433)。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目录】

  欢迎订阅2023年《学术月刊》!(点击即可订阅)

2022年第1期

2022年第2期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4期

2022年第5期

2022年第6期

2022年第7期

2022年第8期

2022年第9期

2022年第10期

2022年第11期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