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死一生,那些原被看好的农业项目为什么会失败?

2017-10-17 农业企业家内参 神农岛



导语: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曾说过,现代农业的利润比卖电脑还高。但是,一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好多人亏得一塌糊涂,还搞不明白怎么死的。成功未必可以复制,但避开这些雷区却可以降低失败的概率。

 

对于农业投资者来说,“活下来的项目总是相似的,死掉的项目各有各的死法”。相比较那些成功的经验,创业者失败的教训更值得关注。   



成功未必可以复制,但失败却往往在重复。农业项目的死法有千千万万,但有共性的问题往往集中在几种上。

 

农业项目的十种死法

 

1、无知无畏

 

很多人搞农业,真的是凭着一种所谓的情怀,或者是对传闻中暴利诱惑的一种冲动,在没做什么功课的情况下,就贸然决然的冲了进来。由于对农业真的不懂,这种无知,让他们很容易就产生出轻视、无畏的看法、想法。手上有个几十万,便开始盘算着要兼并多少企业,刚融资几百万,就想拳打京东,脚踢阿里。


干多大的项目,首先就要想有没有匹配相对应数量的资金、团队和资源。不少创业者心比天高,力却不逮,敢想敢干是好事,但仅有胆大还是远远不够的,原本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最后发现连找几个初始客户都很艰难,等到后面资金链断裂,只好草草收场。


 

2、无法无天

 

农业看似简单,可各种各样的规矩却一样不少。春夏秋冬,有老天爷的规矩;飞禽走兽,有大自然的规矩;人情世故,有民间习俗的规矩;红头文件,有政府部门的规矩;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字宪法,那是耕种技术的规矩;至于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那些则是来自市场经济的规矩。


入了这行,就得懂这些规矩,敬畏这些规矩,哪一条规矩咱都不能小瞧,更不能不受管束,否则到头来吃亏的一定是自己。

 

3、无根无蒂

 

选择农业项目创业的人一定要知道,这个行业需要很多资源,包括人际资源。如果在这个领域完全没有基础,下无所根,上无所蒂,实施起来,难度一定不会小的。


农业是个难以完全市场化的行业,所以中国政府在处理具体的利益关系时,向来都是慎之又慎的。比如说,当项目与所在地农民发生利益冲突时,如果没有有影响力的人帮你协调,或者是有关部门不能够强力介入的时候,即使法律向着你,最终你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此外,农业项目还往往需要政府的资助和产业链条上其他企业的配合,如果完全没有这些资源,做项目更是难上加难。

 

4、无边无涯

 

农业的范围太大,任何一个项目,做进去之后就会发现可关联的领域太多了。本来是想养猪,说不定养着养着就会觉得做饲料很赚钱,然后还会发现屠宰、深加工也很不错,再深入下去会发现可以做的事情多得不得了。


有些项目,一开始很单纯,后来却衍生出了一大堆的东西,再到后来,面对一个大摊子,发现精力完全不够,最开始的那个项目则已经被弄得根本不成样子。


很多人,原来只是做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或是某一个单品,等到启动后,看到了其他人赚钱的方法后,便慢慢想“三控”起来:上游控种子(研发和育苗),下游控市场(渠道和品牌),中间控生产(标准和追溯)。理论上讲,这些是有可能做到的,但是,要看你到了哪个程度。必须一步一步来,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的项目设定一个边界,在这个阶段还没有跨越的时候,不要轻易越界。更有甚者,有些项目还没开始,不相关多元化的构想就已经成型,这样做,实践中能够成功的一定是非常罕见。

 

5、无旧无新

 

农业是古老的行业,但是,农业技术和农业的商业模式却是处在不断的迭代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固守过去的一套,结果就会很糟糕。


古语云“顺天者易逆天者劳”,作农业必须认清农业的发展形势,必须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要有独到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搞清楚自己应该在哪些方面传承,在哪些方面创新,才是正确的做法。


在这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在这个技术高速迭代的时代,在这个信息极速传播的时代,每一个农业项目的投资人必须理清思路,顺应大势,否则,不改变思路,不顺应时代,必然被行业所淘汰,被市场所淘汰。

 

6、无拳无勇

 

做项目,实力和勇气同等重要,有实力,我们用的上时便拿的出手;有勇气,我们该出手时便敢于出手。农业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项目能不能取胜,最终比拼的还是实力。同时,在机遇来临的时候,敢不敢在别人没有尝试的情况下自己先行,决策人的勇气非常重要。


有时候,一步领先,步步领先,需要我们在看准的情况下敢为人先。有的人低估了农业项目的难度,事先准备不够,到了关键时刻,一看不行,又怕起来,想退缩,这种做法,项目基本上是凶多吉少。

 

7、无影无踪

 

农业项目在很多人看来,风险非常之大。大到什么程度呢?一些东西甚至可能突然完全消失,不知去向。典型的例子就是獐子岛,2014年,公司在三季报中披露,因为北黄海遭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105.64万亩海洋牧场遭遇灭顶之灾,扇贝无影无踪。结果,上半年公司还盈利4845万元,到了第三季度,转而变为亏损约8.12亿。碰到这种情况,如果投资人对风险没有足够的认知,多年的积累可能倾刻间就灰飞烟灭。

 

8、无适无莫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于抓重点,做农业项目当然不例外。项目一启动,创业者们就会发现千头万绪,如果分不清楚轻重缓急,只知道一把抓,但是抓不住重点,就会导致顾此失彼,甚至导致整个项目的最后失败。


比如说,你做一个农资项目,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订货拉货,配货装货,送货卸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安排妥帖,还要与各种各样的农民打交道,还要不断选择产品,不断学习农技知识,不断想方设法提高服务水平......如果不进行项目的事务梳理,找到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亲自抓,而只是一味的应付这些林林总总的事务性工作,不仅会把自己累得团团转,还有可能导致项目出问题,轻则利益受损,重则一败涂地。


 

9、无颠无倒

 

以传统的种植项目为例,大的方面,可以分成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每一个环节,我们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产前,我们需要进行土地的准备以及良种、化肥、农药、饲料等农用物资的采购工作;产中,我们需要关注病虫害防治、水肥、田间管理等一系列事情;产后,仓储、加工、销售、物流又是环环相扣。


事前如果我们没有周密的计划,没有把这些流程安排周到,就会出现打乱仗的情况。环节一个都不能少,而且顺序也不能弄错,更不能随意调整。如果到了播种的季节地还没整好,到了施肥的时候发现肥料也没到位,产品收起来了又发现销路没落实,这样做农业项目,赔钱了当然不能怪别人。

 

10、无背无侧

 

任何项目要想真正取得成功,一定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农业项目在吸引人才加盟方面,自身存在明显的不足,把非常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团队里,客观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很多项目由于人才缺乏而做得不太成功。在我看到的农业企业里,大多数团队的整体质量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能解决好内部的团结问题,不能有效的管控矛盾分歧,核心团队可能会出现动荡,对项目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人与人总是有差异的,对于创业团队而言,如果不能进行把关,走在一起的人并非真正的志同道合,这样做起项目来风险是很大的。第一年,大家可能还可以同甘共苦,到了第二年,就变成同床异梦了,第三年,则直接同室操戈起来,到了这一步,再好的项目,最终恐怕都是在劫难逃了。

 

那么,为什么还说干农业挣钱呢?

 

两个原因:

 

一是政策倾向。农业是政策性行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现在政策倾向农业,就是农业最大的机会。

 

二是发展到了临近爆发阶段。中国历史上的变法,早一步晚一步都不行,都会成为历史的牺牲品,只有恰到时处的人才能成为历史英雄。现在的农业就发展到了不得不变,必须要变的地步。这个阶段,谁能抓住这个机会,谁就能赚到这笔大红利。


 

怎样才能从如此高风险的现代农业投资中获得利润呢?

 

一家农业企业,想要基业长青,必须得做到以下五方面。

 

1、品种资源独占。 

 

品种的差异直接导致产品体验。后天的文化故事再包装,也敌不过顾客一尝皱起的眉头。所以与一些靠谱的科研机构合作,能够运作一两个有品种优势的产品,并且相对控制种苗,这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常备无患。后期开拓出市场后,还能赚取一部分种苗上的利润。

 

所以既有种苗优势,又有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未来形成种苗和品牌两头控制,中间生产外包但监控生产标准的产业链格局,还是很有看头的。

 

2、环境资源独占。 

 

优质的环境也变成一种稀缺资源。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加快,城乡结合部特别是车程在半个小时以内的优质环境资源是十分值钱的。

 

这其实是农业除了卖产品和服务,实现价值转化的另一种方式。

 

3、文化资源独占。 

 

每个农场深处的农村都是有着比城市更悠久的历史,中国文化的根还在乡村,具有很大的价值。如果能把农场和无形的文化资源结合,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4、区域品牌独占。 

 

一般来说,如果这个区域公用品牌有一个当地领头的农业企业,这样的悲剧发生概率会小一些,因为这家企业有享受蛋糕最大份额的权利,也有最大的责任义务。

 

把企业品牌和公用品牌想办法关联起来,搭上区域公用品牌的快车,最终实现让消费者选择区域公用品牌的时候,唯一联想企业品牌,实现区域品牌的独占。

 

5、心理资源独占。 


 

如果说“励志橙”,我们一定首先想到“褚橙”吧!


如果说“好汉枣”,是不是会想到“沙漠鲜”枣了呢?

 

消费者所想,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本身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素材来源:农学谷商学院、品牌农业与市场、新农堂,转载或摘录请注明来源神农岛,ID:sndfly

中国特产品牌营销的开山之作、神农岛首席专家娄向鹏的新著《大特产——让地方特产卖遍全国》,已经正式与读者见面。


娄向鹏被誉为中国品牌农业第一人,新书《大特产》是《品牌农业》的姊妹篇。这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从市场、消费、品牌、营销角度研究中国特产的专著,首次揭开了小特产做成大品牌的密码。


本书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农业部原副部长刘坚、联想佳沃集团董事长陈绍鹏、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史丹利农业集团总裁高进华、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总裁黄伟东等业界大咖的热情推荐。


点击阅读神农岛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1、比宁夏还小的荷兰,凭什么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2、董明珠“跨界”万亿级大农业市场,胜算几何?

3、3小时众筹两千多万,“袁隆平大米”是如何做到的?

4、“光伏+农业”离我们还有多远?

5、震惊!他们把13万吨“烂蔬果”当成鲜果售卖,日本民众的反应出乎预料...


关注品牌农业的朋友快摁我↓↓↓



不够尽兴?猛戳↓↓“阅读原文”↓↓查看所有历史文章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