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坚持两年!一位四岁孩子母亲制作厚厚的育儿简报

育儿周刊 育儿周刊官方公众号
2024-08-25



近期,我们收到邻水县第十三幼儿园一位铁杆粉丝家长的暖心反馈:



秦初懿妈妈每期都认真翻阅《育儿周刊》,家里的小朋友也非常喜欢,于是她把里面受益的内容圈画出来,并用心制作成厚厚的一本简报……


我们来到了这位妈妈的身边,倾听她与育儿周刊的故事。原来,两年前,她便热心向身边人推荐这份报纸,她说:“育儿学习渠道很多,但不一定就权威”“每次看到《育儿周刊》版面时,都百分之百信任”……


她阅读过程中是什么感受?

和儿子共读《育儿周刊》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作为新手妈妈,

《育儿周刊》究竟给她带来了什么?

……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秦初懿妈妈的自述分享吧!




一页一页,一期一期

我陪儿子,《育儿周刊》陪伴我们

初次阅读《育儿周刊》是在儿子读宝宝班时,他从学校带回家,首页大篇幅的插图吸引了我的注意,上面的色彩搭配十分和谐,对孩子眼睛也很友好。

我翻开了报刊的第二页,里面连载的是一则绘本故事,插图绘制有趣,搭配简短文字,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阅读起来比较轻松。

阅读完前面品格故事后,带着儿子完成故事末尾的“问一问”环节,我们在下一页的“迷宫”和“找不同”部分又停留了许久。就这样一页一页,一期一期,在每周的期盼中,《育儿周刊》与我们的联系慢慢开始了,一直持续到现在。

那些阅读时光里,我陪伴着儿子,《育儿周刊》陪伴着我们。




约定“亲子共读时间”

让我更加了解孩子内心想法

每周日早晨,是我和儿子约定的“亲子共读时间”。

我将报刊中间一整张抽出(p7-p10),剩余的交给他。当我完成了“父母成长营”的阅读后,儿子也大致浏览完了报刊里的内容,我们的互动环节就开始了。

我会先看故事的“阅读指导”和“本期收获”,再带着阅读目标将品格故事讲给儿子听。接下来就是“问一问”环节了,上面几个设计巧妙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孩子发散性思维,儿子时而转着眼珠子,时而认真回答问题,那模样简直可爱动人极了!

心里很是欣慰,想着“这小家伙刚刚有在认真听我讲故事哦!”

 秦初懿妈妈经验分享:

孩子纯真美好的样子总是让我忽略他是一个有思想的小小人,他有自己的想法,“每周话题”引导我更加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及时停止伤害孩子的行为。

“品格行动”每期都会有不同的动脑动手任务,儿子认真地做,我安静地陪伴,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便会加入他。有时看着他专注的样子,觉得他就像个大孩子,这时我会默默地用手机记录下专心致志的神态。

儿子也非常喜欢做周刊上面的“科学实验”,每次他都情不自禁张开小嘴感叹道:“好神奇呀!我们会变魔术!”报纸最后一页,我们还可以欣赏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小朋友的绘画作品,我们同时赞美道:“画得太好了吧!”仿佛我们在展厅里看幼儿画展似的。



制作一本专属的《育儿宝典》

渐渐地,《育儿周刊》不再只是催人成长的文字刊物,它成为了我稚嫩的育儿阶段回忆的美好载体。

就像2022年8月,在一次大扫除中,我找到了初中时收集的明星贴纸册子,满满的回忆瞬间把我带回初中,那时的我们青春阳光,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如此热忱,大胆热爱,自由表达。


翻开贴纸册,与好朋友们上课时偷摸着贴画册,课后谈论明星八卦的各种情景历历在目,它是我初中记忆的珍贵缩影。

如今,我是一位妈妈,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除了陪伴孩子,就是要学着去做一个更好的妈妈。我想将这段宝贵的时光以特别的形式记录下来,于是我开始将每周的周报收集起来,做成了一个专属于我自己的《育儿宝典》,我保留了“父母成长营”和“营养健康”的内容,将需要反复读和容易忘记的部分剪下来粘贴在了笔记本上。

这两个部分清楚明了地向家长讲述了该如何更好照顾好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时,我会将精华部分的文字拍照下来,发到家族群里让长辈们一起学习育儿,也会将我的宝典分享给朋友同事们阅读,我相信这些优质且权威的内容是值得被传播的。

每周的“读读”“贴贴”和“写写”已经成为了我习惯性的一周育儿复盘、自省和成长环节了。我的宝典每一周都会添加新的内容,现在已是厚厚的一本了,我对育儿这件事情的自信随着宝典页数的增加而更加坚实。

二十年后,孩子长大成人了,我再次重温这本《育儿宝典》时,我和儿子坐在床上读绘本做迷宫,看“父母成长营”,还有我们一起做实验的许多场景,会像电影片段一样在脑子里放映吧。

《育儿宝典》不但是我作为新手妈妈用心养花的过程记录,还是我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最好印证。

摸着石头过河的育儿过程

幸好身边有“锦囊相助”

《育儿周刊》的每个部分与我而言都是精华般的存在,每次剪除的部分都是在忍痛割爱。

育儿过程是一个摸石头过河的过程,历经无数困苦磨难,只能见招拆招,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解决问题”,因为下一个问题还在不远处等着我们,好在我们有锦囊相助。

当我为自己的“无能为力”内耗时,我便会重新读一读《父母崩溃时,该如何自救》。文章里的一句话让我幡然醒悟,原来不停地吼孩子,孩子依然会爱着父母,但他们会停止爱自己。读到这句话时,我鼻子酸酸的,孩子的自卑敏感根源都来自于父母。

文章认可了父母有情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坏情绪的发泄不是教育孩子的手段,文章循序渐进的引导我该如何先处理情绪再教育孩子,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能使用侮辱性的负面评价词汇,并在感知到孩子内心的痛苦后,主动修复亲子关系。

 秦初懿妈妈经验分享:

《育儿周刊》能感受到父母的无奈,并施以援助之手,授人以渔,教会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并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

我们家长不仅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在这个节奏如此快的时代,内卷伸入到了各个年龄阶段,顶着巨大压力的孩子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情绪波动较大,有的甚至会剑走偏锋做出傻事来,我希望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除了一针见血的观点外,《育儿周刊》还支招了许多实用的情绪疏解方法,比如对待孩子坏情绪允许他们“搞搞小破坏”“做做运动”“读读绘本”,可以给他们设置一个情绪小角落,情绪低迷的时候就可以在小角落里待着,出来后要及时与父母交流。

在我们家,《育儿周刊》就是百科全书般的存在。对于儿子来说,它就像是一位全科老师,汇集了语文、数学、美术、劳动、科学知识的全能型老师;对于我来说,它如同一位育儿专家,给予我专业的指导。



在分享报纸的时候,

我们彼此安静地陪伴、真诚滴交流、积极地完成任务,

思维活跃着,眼手合一的聚精会神着,

我们享受着每一周《育儿周刊》带给我们的不同欢乐时刻。

《育儿周刊》让我们愈来愈好,

我们和《育儿周刊》的故事继续着....




编辑/许丽丽

图片/育儿周刊

排版/朱   海
主编/黄小容


推 荐 阅 读




评选结果新鲜出炉!特等奖原来长这样?

儿童节|那些藏在孩子们眼中的世界

“我家娃儿咋总爱尿床”急坏家长,医生:可能是你做错了这件事

儿童节|找了好久,这才是儿童节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育儿周刊官方公众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